2025年已过去 4.9%
Be with you, again    @ 2018-08-20, 23:47

应该是在 2005 年的时候,最早看了日版《借着雨点说爱你(Be with you)》,在 2008 年还推荐过,当时有了可乐之后重新看这部片,感受完全不同。一直很喜欢日、韩一些有别于好莱坞大片的那种情感细腻、画面唯美、表达含蓄的电影,就比如当时推荐的《假如爱有天意》、《借着雨点说爱你》。

今天看了孙艺珍演的韩国翻拍的新版 Be with you(2018),似乎是把《假如爱有天意》(孙艺珍主演)和《借着雨点说爱你》合二为一了。情感基调与日版类似,但感觉又有些不同,至少不会有东施效颦的感觉,值得一看。但有些原版的经典细节,比如妻子在雨季结束时消失的画面,表现得不如日版那么细腻,有些粗糙。这个版本是和可乐一起看的,可乐看到后半节哭得稀里哗啦的。

画面很美。

无酒无花 | 评论已关闭 | 3,24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24/
从 0 到 1    @ 2018-08-13, 14:04

在深圳的这个周末,带着对 mera 的那三年的反思,看完了《从 0 到 1》这本书。其实,书中的道理也浅显,但是身在局中时却不容易看到。当然,我并不是要马后炮式地去反思当初应该如何如何,我相信书里说的也并非绝对真理,甚至也不会对我未来的行事有所影响。反思对于我来说,仅仅是周末的闲暇和对过去数年的放下。

mera 从最初的创新的邮件 app,最终走向类微信的 app,转变发生在拿到 IDG 的融资后(不过,nate 说过他其实从最开始就想从邮件切入到 IM 的)。从技术和开发产品而言,我很高兴做出了两个还算不错的产品,即便现在在商业上已经没有了价值。

农码生涯 | 评论已关闭 | 3,19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19/
又解决一个    @ 2018-08-01, 21:03

Project V 自己用的过程中发现经常会有浏览器(Chrome)卡顿的现象,三天前发现了实际的原因,是浏览器对页面进入了 IO_PENDING 状态,并没有真的提交请求,而是在等待一分钟后(Stalled 1 Min)才开始提交请求。

应该没什么人遇到过,所以网上完全搜不到相关信息。而且因为无法调试,所以只能靠猜测、试验、对比、验证等方法去解决,发愁了三天。今天下午突然灵光乍现(当然,和这些天一直在思考和试验肯定是有关联的),找到了问题根源并彻底解决。

很爽很欣慰。

现在 PC 版(Windows、macOS、Linux)的 Project V 基本上完美状态了。

农码生涯 | 评论已关闭 | 3,852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17/
Visual Studio Code    @ 2018-07-29, 02:03

6月底在深圳时,由于主要工作平台成了 Macbook Pro,而 Lazarus 在 Mac 平台上几乎不可用,于是写 Pascal 代码时就不得不用其他编辑器取代。之前用的 Atom 已经实在臃肿不堪,越来越无法忍受,于是放弃了 Atom 转投了 Visual Studio Code。

配置完 vsc 后,对比之下,Atom 实在差太多了。不说运行速度与轻巧的感受,单单扩展插件的丰富与完善程度,就值回票价。尤其在对 Pascal 语言的支持上,OmniPascal 扩展支持自动完成、声明跳转、语法着色等基本功能,还能直接调用 Free Pascal 编译器编译,对不涉及 GUI 的代码,写起来毫无阻力。Numbered Bookmarks 扩展更是让我在 Delphi 之外唯一能找回 Ctrl+数字 来为代码做书签快速跳转的功能。由此,我在 Mac 上也能愉快地编写 Pascal 代码了。

软硬兼施 | 评论已关闭 | 4,49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16/
换到新的 vps 了    @ 2018-07-22, 23:44

CN2 GIA 的线路,国内(电信)访问速度很好,其它线路没有测试。

本站本身 | 评论已关闭 | 3,534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14/
中学生可乐    @ 2018-07-20, 12:54

犹记得 2013年8月带可乐去小学报名的场景,转眼却已经小学毕业(上海小学 5 年制),明天就要去初中报到了。

6月29日我正随公司在韶关旅游时,可乐参加了小学最后一次活动——毕业典礼。

恩,没错,就是C位 :D

可乐百事 | 4 个评论 | 4,51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12/
公司韶关二日游    @ 2018-07-01, 19:37

周五、周六(6月29日、30日)两天和深圳的公司同事们一起到韶关二日游。从深圳到韶关,中巴车程五小时,挺久的。

第一日主要行程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云门山(玻璃桥),上山的祥云梯有1638级台阶,但每级台阶高低不一,尤其容易被刚起步时的几百级台阶欺骗而低估了上山难度。由于没有经验,上山前未准备电解质饮料,导致未到中途就由于大量脱水(衣服已经开始直接往下滴水)而已经出现电解质紊乱迹象。最终依靠着山顶有“脉动”的诱惑而和若干同样“后进”的小伙伴们爬上去了——山顶真的有“脉动”——风景很好,但代价也不小。


山顶全景图

而后就是慕名而去的玻璃桥了,与预想的不同,由于日光很强烈,玻璃的透明度远没有那么高,所以玻璃底下的景物可见度很低,因此实际走在桥上面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可怕,最多只是担心玻璃会不会因脆而碎裂。而且玻璃片与玻璃片之间的承接处都有钢条,因此当脚踩在钢条位置时内心是相当平静的。在桥上的视野中景色是很壮观的,毕竟崇山峻岭环绕,天气也很好。

走完玻璃桥的下山过程当然远不及上山那么艰辛,但也不轻松。真正轻松的是在下山后的机动乐园里,玩碰碰车、托马斯小火车、海豹戏水的时光。 :razz:


仰望玻璃桥

第一天就已经让体力透支,在酒店脱下衣服,发现T恤背后已经显现出大片的白花花的盐渍。所以预想着第二天应该不太可能会有超出第一天的负荷的行程了,然而我还是太单纯了。

第二天来到同样在乳源县的大布镇的“广东大峡谷”,据称深300多米,按层高3米算,都超过100层楼了。


去大峡谷的路上

所以第二天就是“先下后上”了,先爬到大峡谷底部,但大峡谷的台阶难度显然超过了前一天爬山的台阶,“下”就已经极为艰辛了。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有了前一天的经验,准备了充足的宝矿力和脉动,经历一个半小时艰难到达谷底。


在谷底绝望地仰望

而要爬出峡谷就要爬上所谓的通天梯了……


通天梯,铁轨可以忽略,因为没法帮你

而景区内另设有一条坡度约50度斜角的1386级通天梯,由大峡谷的高处,一直到达谷底。通天梯旁原增设有供游客使用的缆车,来回通行于谷顶和谷底之间,但截至2012年7月,该缆车已因设备问题长期停驶。——摘自维基百科

始终你想出峡谷,就还是得爬着通天梯出去,于是只能迈着决绝的步子,一步一步、二十步一休地,完成1386级台阶的折磨。在上得峡谷,稍作休息后,绕回原点。

在经历了爬下大峡谷的艰辛,和爬出大峡谷的途中的绝望后,完美完成了一次无用功。

两日行程最大感受是彻底的体力透支,然而风景是极好的。当然,和一群年轻90后小伙伴们一同出游,也是一个有趣、充满活力而愉快的经历。同样期待着下一次的出游,不过如果一定要爬山的话,能不能不要这么高? :-P

游山玩水 | 评论已关闭 | 3,86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07/
补记阳朔游    @ 2018-06-17, 20:10

小时候学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就一直对桂林心有神往,因为我一直喜欢有一片水的地方,比如以前对杭州的喜欢(蜜月时也选择去了杭州)。桂林山水的标志性的那幅画面,一直深刻印在脑海里。

五月份去深圳时,两周中间的那个周末(5月12日、13日),被长颈驱车拉去了阳朔玩了两天一夜,这也是我第一次踏入广西的地界。在漓江边住了一晚,整体印象,确实如仙境般的美,但也因此很潮湿,比较闷热,爱吃啤酒鱼。只是当天正好赶上漓江涨潮(雨多),没能在漓江漂流,而且时间比较仓促,下次还是想再去的。

游山玩水 | 评论已关闭 | 3,71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396/
小学的最后一个六一    @ 2018-06-02, 12:13

因为在英语课学了 Yu Garden,可乐说想去豫园,于是在这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六一假日,有了一家三口坐 40 分钟公交车进城,从豫园到外滩的半日游。天气很好,不冷也不热,空气也很好。

瞎拍乱照 | 评论已关闭 | 4,02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391/
Project V    @ 2018-05-30, 15:24

关注 Free Pascal 十多年了,之前2009年为 Lazarus 移植过 SUISkin,后来就没用 Free Pascal 写过什么像样的项目。如今的 Free Pascal 和 Lazarus 都已经非常成熟了,用来做实际项目完全没有问题,在有跨平台的需求的情况下,是 Delphi 的绝佳替代品。

能用 Pascal 语言写东西,于我而言还是很舒适区的。能用 Free Pascal / Lazarus 来写自己真正想做的项目,那真是算得上享受生活了。这个月就这样开始了 Project V,昨晚(今天凌晨吧)的 v0.0.3 版已经基本上很好地 work 了。

农码生涯 | 4 个评论 | 5,353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