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去 25.27%
拍婚纱照    @ 2005-10-28, 23:01

今天去拍了婚纱照。

穿上婚纱,拍婚纱照,似乎是每个女孩最大的梦想,比如我老婆。而对于男人,却是煎熬,至少预期中是这样,比如我。
不过,这个槛终究要过,为了满足心爱的女人最大的梦想,今天就去了。

早上10:00出门,10:10到了婚纱摄影店(就在同一个小区内)。最初的煎熬,莫过于等待。女人化妆,要一个小时左右,男人5分钟。于是坐在旁边看电视,忘了看了些什么,反正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发时间。等待之后的结果,是一个陌生女孩跑到面前说去照像吧。打量这个“陌生女孩”,身高体型都和我老婆差不多,不过绝对是第二个人的脸。就在瞬间,我意识到,这个就是老婆,晕~~这个妆化的,你不能说不好,化妆师没做错什么,但就是心里觉得别扭。

拍照开始,先是婚纱内景,老婆在店里没看中他们的婚纱,于是把自己买的那件带去了。我就如同木偶,被裹上了“礼服”,在摄影师的控制下,摆出各种pose,还要挤出那么一点笑容。不是我不想笑,实在是看着老婆的脸却认不出老婆的那种感觉,让我无法投入。另外,就是拍照过程中不能戴眼镜,只给我一个假镜框,满目模糊的世界中,要我如何面对看到的东西?

拍完婚纱内景,在我和老婆的要求下,化妆师擦掉了老婆的一些眼影,感觉稍微“回归”了一些。化妆师却一再声明,拍出来效果不好不负责。我宁愿效果不好,也要有是和老婆一起拍照的效果,而不是效果很好的和“另一个人”~~

接着是所谓宫廷服和唐服,还有晚礼服,衣服一套一套换,同样在木偶似的摆pose和满目模糊的世界中完成。拍完已经是接近下午2:00了,吃了点面包--店里送的。然后一个店员拿着一份文件给我们,说因为去了一些妆,照片效果不好不负责,还要签字为证。这个举动,着实让我心里有一丝不悦。然后就等着去外景。

外景的衣服早早的换上了,那种所谓“礼服”,勒得脖子难受,对于平时常年休闲服装的我来说(这辈子还没穿过西装),这种折磨不亚于敌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今天周五,本想找一个非周末的日子来拍照,会人少一些。没想到,现如今不用上班的人这么多,据说今天一天有十几对,据说周末更多,会有二十几对。原来婚纱摄影店生意这么好,我和老婆粗粗估算一下,一个店一个月应该有超过白万的净利润,老婆甚至有也要开一家的想法。人多,就经常碰到需要等待的时候,摄影师有限,摄影棚也有限,大家一个一个来。等待中,最后悔的是早早的换上了外景的衣服,一面忍受架在脖子上的刀,一面忍受无聊,无聊的看着无聊的电视。每次店员的回答,总是那种能让你充满期待的“十分钟就行了”。在经历了9个十分钟左右之后,终于,我们被安排出发了。

先去度假村拍湖景,然后去沙滩拍海景。唯一和内景不同的是,头顶上的屋顶变成了蓝天,今天天气不错,只是有点热。在一切都搞定并返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30了,人差不多已经精疲力尽。换回自己的衣服,真是舒服。

回到家,洗澡,清爽。终于完成了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无酒无花 | 20 个评论 | 56,61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8/
大师死了    @ 2005-10-20, 08:09

晚上睡觉做了恶梦,醒来闭上眼睛还会去想,索性6:00就起床了。

7:20去厅里看电视,发现大师死了。

<此处隐去隐私内容一段>
无酒无花 | 评论已关闭 | 10,515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7/
长假深圳游    @ 2005-10-07, 18:38

10.1长假结束了。虽然对我来说,任何假期都没有意义,因为每天都在家。不过,我还是社会的人,要找到时间和朋友们一起玩,就需要假期。因此对我来说,假期还是有其意义。

离开深圳已经有10个月了,在10个月后,重又回深圳度长假。

10.4晚上到深圳,tom开车来接,然后去蛇口海上世界的小江南吃上海菜。虽然旅途有些劳累,不过看到喜爱的菜上桌,还是胃口大开,饱餐了一顿。酒足饭饱后回到tom家,休息。

10.5起床已经是下午1:00,tom开车一起前往大梅沙。海边人很多,可惜我的脚被甲构炎折磨,走路不顺畅,只能在沙滩上坐着。然后去了五谷芳吃乳鸽和海鲜,乳鸽相当不错,海鲜也不错,只是有点贵了。吃完饭返回时,tom竟然迷路,开车逛了深圳夜街好久,从大梅沙到深圳水库,从水库到火车站,然后三过深南大道而不入(就在深南大道上方的高架来回转),最后终于到了深南大道上,这才找着方向,嘿嘿。晚上,和esan、tom开会。tom房子的阳台上很舒服,风很大,面对着海,左边是香港,右边是蛇口。我们就在阳台上,点了蜡烛,聊着。

10.6中午起床,我们玩现金流,玩到三点,出门到华强北。先吃了点快餐。原计划先看准备买的显示器,然后再陪女士们逛街,逛了电子城,等买到显示器已经很晚,就返回了。回去后先在楼下吃了些甜品,然后继续现金流,我赢了,tom第二,小白第三,esan最后一名。到十一点多,又开车出去到湛江鸡吃海鲜和鸡,这里的海鲜便宜得多。吃完回来,又在阳台吹风聊天,tom却在客厅沙发上睡着了。

10.7上午起床,tom开车送我们到蛇口沃尔玛。然后去了小马家看他女儿,吃了中饭。还遇到阔别三年的王志勇。下午三点左右出门,三点半蛇口码头上船,四点半回到珠海九洲港。

他们明天都要上班了。

竟然没有拍照~~

游山玩水 | 1 个评论 | 23,74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6/
注册989三周年    @ 2005-10-01, 11:07

今天是10.1,说实话,不太喜欢这个日子。一来,是因为我一向不喜欢节日,二来,“假期”于我毫无疑义。

前天,是结婚登记日一周年。

突然想起,昨天是我在989注册满三周年的日子。

注册989的时候,是我踏上SW道路的起点,虽然SUIPack的第一个版本在2002年8月底发布的,但是我觉得真正认识并成为SWer,应该是在注册989之后。什么时候发的第一贴,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刚上989时,我作为一个新人,是不敢在哪个帖子中胡乱插嘴的,最初那段时间,应该是“潜水”度过的。但是,在潜水的这段时间里,我记住了几个“老鸟”,比如“不当大哥好多年”的davidyuan,精神领袖蚂蚁老大lewis等。

后来慢慢的,就敢发贴说话了,然后就逐渐融入了989,直到现在依旧保持的发贴数第二名(目前为止超过8600贴了)。989让我在踏入SW门槛的时候,能和一群同样的人交流,共同成长。交流中,不乏许多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收获颇丰。有人说,989只有“水”和“沙子”,其实,这样说的人并没有真正融入989的氛围,黄金不会堆在那里等你去搬,黄金需要在沙子中淘,百炼方成金。你要有收获,必须首先让自己喜欢这个社区,妄图刚进门就一堆“老师”教你如何赚钱,不如去买彩票。

于我而言,除了经验交流方面的作用,989更大的意义在于能让我找到一群类似的人聊天,灌水,获得一种寄托。聊天是需要选择对象的,两个生活环境天差地别,所做的事情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是很难找到共同话题的。而989提供了这个平台。尤其在我去年年初刚刚辞职开始全职生涯的时候,对soho生活的不适应的那段磨合期,989着实可以说是“救了我”。去年3-4月,是我在989疯狂发贴的时候,起床后,就开始刷帖,最高纪录一天200个帖子。那段时间,989ers还经常在半夜2-5点msn群聊开会,不亦乐乎。3个月后,我基本度过了soho的磨合期。

注册三年,也意味着我在SW道路上走了三年了。三年前的有些老鸟,现在很少上来了,估计是做大事业去了,而新人还是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的(其实,989并不封闭,关键在于你和它是否有缘)。从某种大众化的意义上来说,我应该属于比较失败的,至今没有大事业让我去做,依然耕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从另外一种非大众化的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自己至少没有失败,因为我喜欢目前的状态。

989,和我的SW,一路走好!

无酒无花 | 3 个评论 | 95,986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5/
从失望到绝望,ShareIt,Bye!    @ 2005-09-29, 22:19

用了几年的shareit,曾经被他的“专业”和“细致”所折服。

被DR收购后换了一批人,不过想想系统都是现成的,变化应该不是很大。

后来,三天两头的系统升级(停机),也都忍了,现在,连最基本的帐目清楚也做不到了

前天跟我说有几个04年8月到05年8月的chargeback没扣帐,要在今天补扣

今天收到chargeback的邮件,却有很多是重复的,意思是,一个订单,会被chargeback 2-3次!而且不仅仅只有一个这样的订单!写信询问,回复说“技术性错误”,说保证更正。但是,现在那个破系统我还能相信它吗?一个如此诡异的系统,拿什么来保证?

再次被shareit折服,但这次是被其“低能”所折服。

OK,只能向shareit say byebye了。鉴于对DR的天然反感,决定投向非DR的注册商!

胡言乱语 | 评论已关闭 | 26,93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4/
网站被“回滚”    @ 2005-09-14, 09:13

昨天突然发现,自己的blog的数据似乎被人改过了,“回滚”到了前几天的状态,几天内的若干个回复不见了(这几天内未有新的blog)。

发信询问主机商,主机商答复如下:
Yesterday around 1:00pm Pacific time, there was total power blackout to much of Los Angeles, affecting at least 2 million people, due to human error at a DWP plant. While power was out, the three levels of backup generators used to provide power to the building where our server farm and others are housed and specifically to our network also experienced problems, and all failed aft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is cascade of events and the ‘trickle-up’ DWP effort to restore power caused intermittent inaccessibility and data loss throughout the evening. If your website or server is not back up now, either its data is being restored from backup or it is still waiting for continuing power cycling throughout our network before it is fully accessible.

We understand and apologize for the frustration this has caused and we are working with the operations team for our building to repair all problems with the generators used to ensure power to our building to prevent this type of incident from occuring again in the future.

如果有留过言的朋友发现自己的留言不见了,不要怪我乱删,呵呵。不是我删的,是主机商rollback了我的数据。

本站本身 | 8 个评论 | 62,23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3/
烟比酒好    @ 2005-09-03, 01:19

如果你的亲人嗜烟并且嗜酒,那么你要劝他首先要戒酒。如果两者只能选一,你要力劝他先戒酒。

因为酒会伤脑,会把一个人变成另外一个人,而烟不会。

胡言乱语 | 6 个评论 | 10,916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2/
我们的改革是不是正走向一个反面:谁抛弃了中国?    @ 2005-08-27, 22:02

我觉得我有必要为中国写点东西了。虽然我一向标榜远离政治,对所谓的世界大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失望。但最近的很多很多事情,还是让我觉得有某种东西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我厌恶评论,因为评论家大多只是坐而论道的好手,一旦起而行之,则捉襟见肘。站着说话不腰疼,固然很惬意。我知道有一天我也许会因为我说的这些而打了自己的嘴巴。但我还是决定要说,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一个房子里的人要闷死了,你把他叫醒固然很残忍,但,如果你把所有的人都叫醒,又怎么没有可能把房子打一个洞来透气呢?

我知道,也许我也不能把这座房子建的更好,但希望我说的话,能够给别人一些启示或者思索,这些启示或者思索中,也许就有建房子的高手呢。

我今天要说的是,到底谁在抛弃中国?

这个问题看起来太大,几乎无从说起。我还是从细微处说起吧。

昨天在网易商业报道上看到一个贴子,内容是这样的。

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

很好玩的一个贴子,却很真实的反映了我们改革的一个现实。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句话让我们生出很多美丽的遐想,好像我们真的再这样埋头苦干很多年,就一定能赶英超美,过上欧美人的幸福生活。但是现在,在我们看来,也许赶英超美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遐想,也许中国貌似强大的经济外表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也许歌舞升平之下已经危机四伏。

为什么要提拉美?

在我们的主流视野里从来都没有拉美,在我们的概念里,拉美这个名词不比非洲高等多少。我们是不屑于提拉美的,那里滋生着一切资本主义的毒瘤,贫富分化,社会动荡,政治独裁,经济畸形发展,拉美人在独立以后,瞎折腾了200多年,还是处于第三世界。我们怎么能把自己和拉美比?

拉美人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大概是在去年,我们在谈论中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势时,第一次提到这个词,后拉美化。有人对当时世界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说中国汽车如果不能走自己独立发展的品牌之路,而企图以市场换技术,最后只能如同拉美的汽车市场一样,沦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厂,在食物链底层,抢食一点点残羹冷之。永远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与他们并驾齐驱。而更重要的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投资必将不会长久,因为一旦出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市场,跨国巨头马上就会进行产业转移,到那个时候,中国汽车业就会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而我今天要说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汽车业,而是中国的整个未来。我们要走向何方?

是发达的欧美,还是混乱的拉美?

郎咸平在华工(我不知道具体是那所大学的简称)演讲的时候,对大学生们说,“30年以后写信给你女儿的时候你可能会写,你在别国当保姆的日子还好吗?”“如果信托制度一直缺乏,那么改革将会把我们带到菲律宾而不是美国。”台下的大学生莫名惊诧。

其实我觉得倒真没有什么可惊诧的。这个道理连我都能想明白,我们中国的那些精英阶层,喝过洋墨水,读过哈佛剑桥的,谁能不心知肚明呢?但是愿意把它讲出来,讲给我们懵懵懂懂的大众和青年学生的,估计只有郎咸平一个人了。

有些东西是得多用脚趾头想想。上帝给我们一个脑袋,不是为了让我们整天琢磨同事有没有比我多发多少工资或者邻居的老公为什么比我能挣钱的。记得在中学学世界近代史的时候,曾经就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和美国差不多,到最后发展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历史书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帝国主义的掠夺。我一直觉得那是狗屁,如果一对小兄弟一起长大,有一天哥哥对弟弟说,从今天开始,你归我管了,你挣的钱归我,做弟弟的能愿意?据说拉美国家独立以后,很快就变成了美国的后院。不过这是结果,可不是原因了。之所以美国能把他们当后院,还不是因为几十年之后,当哥哥的已经比弟弟强大了好多,敢于对弟弟说,你挣的钱要是不给我,看我不揍你。

当然,我当时是想不明白的。我面对这样的答案,也不过就是在心里说句狗屁,除此之外,是断然提不出反对意见的。但现在,我敢说,也许真实的答案已经被我们发现,并且他正在困扰着我们的中国。

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套一句比较主流的话,它缺乏一种财富积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今天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车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欧洲在这一点上,比美国晚了几十年)。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能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是他给工人发高工资,他还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最大的汽车公司,于是有了钱的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于是在完成西部扩张,在领土上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金矿,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继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美国从来都是一个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为你是弹丸之国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经济就能样得膘满肠肥?12亿人口,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也难怪现在全世界都在指着你,说你对人家倾销。

说到这儿,该说到我们中国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中国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这里边姑且不说什么权钱交易,制度漏洞,不劳而获。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干净的。但关键就在于,在积累完成以后,我们该怎么做,是继续任贫富分化发展呢?还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现代社会,创造坊锥形的社会结构。

看到那位网友的话真的倒吸一口冷气,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改革是不是正在走向一个反面,以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尽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比较中国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体的不说,因为小国毕竟比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让我深思良久的还是新加坡的体制中所投出来的平等思想,那种对普罗大众的关怀。而我们,这种声音除了矫揉造作的官员做秀以外,我们看到了哪些实质性的东西?中国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有没有也很难说。我们只有所谓精英和庶民。当所有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的时候,当你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捐款,被那些国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段饭的开销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俭用,疯狂存钱?你指望银行里里几万亿的存款能够转化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费品市场能够持续火热?你指望有点闲钱的人能够去做更有用的投资而不是作为热钱去炒房?你指望本来就不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快更合理流动?我们很穷,因为我们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却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nnd,我钱看起来不少,但是就是转不动,都是死钱。于是,少数人手里的钱只能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可买的了。有些人还跳出来粉饰太平,说什么奢侈中国,狗屁!哪个大国的经济能靠几个奢侈品品牌带动起来,再说奢侈品跟你有啥关系啊?你瞎激动什么啊?你要是中国也有几个顶极奢侈品品牌的话,跟着起起哄也还可以。那不过是让法国、意大利多赚点钱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我们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横遭劫掠,我们到哪儿找内需?我们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所以,全世界都说你倾销。是啊,12亿人,谁养活得了你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教育收费,房价高启,股票圈钱,上帝啊,这是啥决策啊。哪个已经富得流油的国家在当初这么迫不及待地从自己的人民手里捞钱?

我们的精英阶层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种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们就想不明白?

精英阶层到哪儿去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精英阶层有两个去向,一个被收买了,一个被扼杀了。

郎顾之争已经让所有的人都对内地的经济学家失望了。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于是我们的官僚、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于是我们的普罗大众就失去了话语圈,就算惨叫几声,也不会被人听见。

这是被收买的,还有被扼杀的。

就是青年。

想起鲁迅先生所说,最有希望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但是,tnnd,又是教育,教育,tmd的中国教育,被这些狗屁精英把持的中国教育,一方面掏光你的钱袋,另一方面让你接受填鸭式的知识,除了会背几个狗屁单词之外,几乎剥夺你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啊,这招真好,真是斩草除根了。郎咸平对大学生说:“我们这一代人不懂法制,也没有良心。”“我们这一代是要早点被淘汰的,把权力交给你们,你们才是未来。”唉,也许郎先生真的不太了解中国的内地,他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孱弱肩膀,也许根本就担不起这个担子。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你该怎么办?保护你自己。这是每个人首先想到的答案,要么离开它,要么让自己变强大,因为别指望政府保护你。记得五年前我就说,中国在进入一个急剧分化的时代,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它分化完之前拼尽全力挤入上层而已。

现在我依然说这话。

变强大,只有变得强大,你才能保护你自己,保护你想保护的人,你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所听到。

最后,想起一句话,如果一个国家不爱自己的人民,你有什么权力要求自己的人民去爱他的国家。

希望,我们,不要说这句话。

转贴收藏 | 2 个评论 | 97,49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1/
发布DiaryOne 5    @ 2005-08-15, 01:24

发布新产品或者新版本总是很麻烦的事情,忙且枯燥~~

终于DiaryOne 5 还是发布了。

东日软件 | 评论已关闭 | 10,595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0/
我说:投资与投机    @ 2005-08-11, 17:51

投资是富人做的事情,是怎么把一亿变成一亿一千万的事情,穷人做投资,就算10%收益率,100块变成110块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穷人应该投机,投翻身之机,要把100块变成100万,100万变成一亿,然后再考虑投资。当然,前提是你口袋里最好有200块

胡言乱语 | 1 个评论 | 24,10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