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去 64.69%
当Borland已成往事:献给曾经的Borland    @ 2005-11-11, 22:38

文章很伤感,不过,其对Borland的感情与我类似,因此也有些共鸣。转贴于此,谨以怀念。

当Borland已成往事:献给曾经的Borland

一、当Borland已成往事

  老方说偶占着Borland分类的位子,却很久没谈Borland,想想也是。不过现在的Borland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昨天看了高论发的关于Borland最新的IDE——DeXter的一个DemoVideo,令狐8了一篇关于Borland的东东。对于Borland这个公司,我们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Borland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江湖侠客,而是一个脑大肠肥的地方富贾;他拥有的,不再是那些充满灵气的开发工具,而是那些沾满铜钱味的企业解决方案。
  Borland,不再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Borland了。
  不过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利润远比技术理想更重要。当开发工具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时,在股东的压力下,必须要有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行。
  七八年前,Borland第一次尝试从开发工具领域向企业应用领域时,公司甚至为此改了个名字叫Inprise。结果Anders离开了,Borland差点把自己玩死。
  前一两年,Borland又开始转向企业解决方案,不过这次是针对软件开发企业,倒还没有偏离太多。但结果又是Black.Stone, Chuck.Jazdzewski等人离开了。
  与此相反的,Borland的每一次辉煌,都与开发工具紧密相连。
  83年公司成立,就是仗着Anders的成名作:Turbo Pascal 1.0。之后的整个DOS时代,开发工具几乎都是Borland的天下:Turbo Pascal,Turbo C,Turbo C++……
  Windows 3.x的时代,又是Borland的Borland C++出来拯救了广大的开发人员。再之后便是Delphi。
  但是这些都已经是往事了(详情请自行参见李维的《Borland传奇》一书)。

  问题在于现在如何了呢?

  自从.net出来以后,Borland就乱了阵脚。首先是Kylix表现平平,加之Borland打算加入Linux阵营领导集团的企图也告失败,只好退出Linux平台下的开发工具领域。然后是MS放出风声说要把Win32全部转到.net下,Borland又匆匆忙忙推出for .net的C#Builder和Delphi 8,结果又是大败。想要搞一个平台无关的C++BuilderX,同样还是惨遭失败。
  当C++BuilderX出来时,我写过一篇《C++ BuilderX的问题与展望》,后来在Delphi 2005出来前,我又写了一篇《传说中的DELPHI9–DiamondBack》。但是现在还有什么好写的呢?
  这个DeXter看上去还好:仍然是那个叫Galileo的IDE,也许它会是BDS4,还是在.net平台下跑,比Delphi 2005增加了对原生C++的支持,基本上相当于把C++Builder 6集成到Delphi 2005里。仅此而已。
  当然,要说增强的方面也不是没有,至少Delphi 2005中增加的像重构,单元测试,增强的调试功能……这些都是C++ Builder 6所没有的。且不说这些方面在DeXter中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在Delphi.net中那些重量级的增强功能像ECOII和 Together却应该是用不上的。最关键的是:
  一个做原生C++应用开发的,为什么需要依赖.net?
  C+ +BuilderX用的IDE——PrimeTime——依赖JAVA已经让人很不爽了。VS做大而全有它的平台基础,Borland没有自己的平台,在.net下根本不是VS.net的对手。还不如放弃这个Galileo的IDE,把Delphi.net、Together、ECOII以for VS.net的方式提供,集中力量把该做的事做好。至于原生应用,就继续按照原生的路子走,别老想着把原生的东西弄到某个平台上,不论是.net还是 JAVA。
  一不小心又对Borland指手划脚了,还是回头做我的ABAP吧。.net还是JAVA跟偶有什么关系呢?
  也许到很多年以后,当有人提起Borland时,我大概还是会想起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往事吧。
  BTW:据蔡蔡回复说DeXter是基于Eclipse的CDE,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错。不过我很怀疑Borland会真的下定决心抛弃Galileo和PrimeTime这两个IDE,而转向Eclipse。毕竟Borland不是IBM。

二、献给曾经的Borland
  不记得曾经多久没有谈论和关心Borland了。每天习惯性的输入“borland.mblogger.cn”的时候,居然也很少联想到这个曾经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公司。
  今天老鼠发了一个Borland新版IDE的Flash演示。虽然现在看到新版的Borland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心潮澎湃欣喜若狂,但还是让我不自觉的想起曾经迷恋Borland,迷恋Borland产品,迷恋Borland传奇的那些日子。
  注册了Borland板块的Blog以来,我几乎没有写过一篇跟borland有关的blog,心里不免是有些愧疚的,今天,借着这个机会,让我小小的弥补一下吧。
  曾经的Borland像一个侠客,面对微软、IBM、Sun这样的大公司,Borland一不趋炎附势,二不低头认输,虽然曾经几起几伏,但还是凭借自己在RAD工具、C++编译器方面的深厚功力顽强生存了下来,并且在软件开发的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Turbo C 2.0、Turbo Pascal 7.0、Borland C++ 3.1,这些昔日的经典作品,曾经让多少人废寝忘食,从此走上编程之路。
  Delphi、JBuilder、C++ Builder,这些重量级的产品,又曾经让多少人如释重负,将枯燥乏味的Windows开发变成轻松的享受。
  就连那些失败的产品,也可圈可点。比如Kylix,险些就改变了Linux下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式;比如C++Builder X,提出的很多概念让人耳目一新。
  如果不是那该死的.NET……
  微软的.NET宣传突然间铺天盖地,来势汹汹,为我们营造了一个“.NET everywhere”的世界。比起其前辈Java的“write once, run everywhere”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如此强大的宣传攻势下,有几个人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呢?
  Borland自然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己再次站在.NET的前沿阵地。
  于是,C# Builder来了,Delphi.NET 也来了。

  但是.NET和Windows API不一样。Windows API是flat function的形式,对于OOP并不十分友好,甚至有些理念(如回调函数)还有相冲突之处,因此,VCL将其封装成OO的形式,是十分有利于快速开发的;而.NET从一诞生起就考虑到了组件化和可视化的问题,因此,使用VCL将其再次封装,不仅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让人产生了使用上的不习惯。
  再加上如今.NET并没有微软当初宣传的那样流行,Borland的迎合举动,反而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
  在.NET宣传如日中天的时候,C++ Builder坚持走本地化开发的路,总算是Borland的一次明智举动,否则,如今的BCB一定会像managed C++那样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Borland不可能敢像微软那样大刀阔斧的改动C++本身)。但是,那个如同测试版一样的BCBX实在是伤了大家的心,BCB也因此险些从Borland的开发计划中消失。真是可悲可叹。
  其实当初BCBX的概念提出的时候我是非常看好它的,因为它的许多概念(比如多GUI框架支持,多编译器、多平台支持,C++代码重构)都是很先进的。可惜那个最终实现……
  现在,Borland新的产品又出现了。很久没有关注Borland的我,没有了以前的那份激动。我的感觉是,产品成熟了,但是没有了那份锐气。
  Borland的网站也改版了,遵循了XHTML标准,板块区分也清晰了。但是,以前长长一串的products名单,现在变成了寥寥3项:Application LifeCycle、IDE、Application Middleware。
  Borland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江湖侠客,而是一个脑大肠肥的地方富贾;他拥有的,不再是那些充满灵气的开发工具,而是那些沾满铜钱味的企业解决方案。
  Borland,不再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Borland了。
  看着现在的borland.com首页,我突然想起了《白马啸西风》中的一句话: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就让从前的那个Borland,伴随着他的经典作品,一起封存在我的记忆中吧。

转贴收藏 | 3 个评论 | 126,51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64/
秋天·靓车    @ 2005-11-08, 19:40

10月27日中午,那个最失意的中午,LP说我们去买车吧,买了车去海边散散心。于是就有了车,我和LP一人一辆。

LP的目的是为了让我健身,多运动。而对我来说,车是散心工具,失意的时候,可以去海边吹吹海风;得意的时候,可以去海边吹吹海风。

有了车,城市变小了,平时懒得去的地方,现在可以轻易到达了。有车真好。

今天黄昏,和LP一起去海边,为我们的靓车拍照,今天天气很好。

我的车:

LP的车:

合影:

无酒无花 | 4 个评论 | 85,12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63/
HAO123的迷思——谈谈SEO    @ 2005-11-01, 15:30

  都时兴WEB2.0了,我还打算谈SEO,确实有一点落伍。事情是这样的,我最近要写一个无聊的方案书,提纲已经拟了一个月了,就是懒得写正文。所以我决定把内容拆开了写,独立成章,这样可以发挥我离题万里的特性。如果万幸,我能写完这一系列文章,那每篇删去50%,就可以组合成那个方案书。这个方式如果多人合作来做的话,似乎就有那么点WEB2.0的意思了。好象说远了。
  
  HAO123的性质我以为应该是非常的明显,但后来发现即使是很多IT人士,甚至是高手都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当然这更大的可能是说明我错了,但我是那种死不认错的人,你们拿我没办法。
  
  最开始看的一篇文章,是说HAO123充分照顾了初学者的需求,用简单的页面罗列最常去的站点LINK,对网友十分友好、方便,所以很多人都把它当主页。我当时简直要喷饭,稍微有点常识也不会如此吧?我很刻薄,在评论里说作者即使只去个人站长圈子的论坛里看两天,也不会发出如此无知的言论。
  
  但最近我发现几位大腕级别的IT人士,竟然对HAO123也有类似的看法。一人是说中国网民水平低,但他相信如果有更好的站点出现,大家是会接受的,不会只用HAO123。另一人更直接,说他的网站目标就是HAO123,是让那些连后退键都不会使用的网民也能上的网站。
  
  HAO123到底是什么?是低水平网民爱用的,但IT高手看起来傻的站点么?虽然我没见过,但我不排除有人会喜欢HAO123,并主动把它作为起始页。不过,我觉得把它定位为低水平者爱用的站点,主要是满足大家了大家当高手的心理:我还是比很多低水平的人强啊。有多少人(比例)会主动使用HAO123?每一个人都说低水平的人喜欢,可低水平的人在哪里呢?
  
  HAO123是随着搜索引擎成长起来的站点。搜索引擎已经铸造了一代人的上网习惯。想一想我们自己,突然想起什么事,或是遇到一个不懂的词,都会立刻用GOOGLE或者百度来搜索一下。在搜索过程中,我们经常”误入”类似HAO123的站点:你要去下载软件,搜到的是一个有一堆该软件LINK的页面。当然这也对我们有用,但搜索引擎直接搜索到最终页面,不是更好么?为什么需要这么一个中间的页面呢?用术语来说这叫”桥页”。
  
  桥页是SEO常用的手段。所谓SEO是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缩写,搜索引擎优化的意思。就是说用的手段可以使用户搜索东西的时候,让你的网站排列在靠前的位置。搜索引擎既然成为了大家的上网习惯,那排列在搜索结果前面的站点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流量。HAO123类的站点不仅仅是让自己站点在一两个关键词搜索中排在前面,它首先要让基本所有热门搜索词的结果中都会出现它的结果,而即使这个条目列到很靠后的位置,因为搜索引擎的使用者惊人,还是会带来些许的PV。而当你被收录的和热门搜索词符合的页面非常多的时候,你的站点流量就会很快上去了。
  
  要是一个一般网站要做到这个,需要非常大的人力。比如你是软件下载站点,那要跟踪很多流行软件的更新,发现最新开发的软件,并且要有安装、使用等一系列常识。而且没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优秀。一个做软件下载好的站点,不见得做得好MP3,即使也能做MP3,总不能铃声图片也能做?游戏网址 ,宽带电影,软件下载,爱情交友……
  
  HAO123能做到。因为他们根本不关心最终结果,即使有错误也不影响。它要做的就是预先分析最可能的搜索词,然后搜集做这些的网站网址,来一个大汇总。这样搜索什么关键词,它都有一个页面等着你,这虽然也要花精力,但比维护一个”正常”站点要省力多了。而这些页面即使不正确,对用户没帮助,对HAO123也是没损失的。
  
  这样的页面为什么会在搜索结果中排列的还比较靠前呢?首先要说搜索引擎的收录机制。你的网页做的再好,搜索引擎不知道也是白搭。搜索引擎会派出它的”爬虫”,一个自动收集网页的程序,在网上顺着连接,把遇到的每一个页面带回去放到搜索引擎的数据库中。当它遇到HAO123时,它会发现找到了一个”富矿”。
  
  搜索引擎的爬虫不象人那样聪明,它只能按照固定的规则来收取页面。这样它就会比较偏好简单的、好分析的页面。如果一个连接是动态的,后面有太多的参数,比如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0&idWriter=0&Key=0&idArticle=14114&strItem=itinfo 爬虫处理起来就会很累,有的爬虫索性不收录这样的页面,因为这样的动态页面可能都是从数据库中读取的,理论上可以随着你的参数不同,变出无数的页面。也许会构成一个爬虫永远走不出的迷宫。现在搜索引擎都能对付一些动态页面,但它们都更喜欢简洁的固定页面,比如 http://www.hao123.com/music.htm
  
  爬虫喜欢更有效率的工作,收集完一个页面会沿着页面上的LINK再收集下级的页面。这样我们就能判断出它偏好的页面样子:简单,没什么多余的看不懂的结构、程序,最好上面有很多的LINK,可以让自己继续收集。如果这LINK通往的下级页面也是这样,我们可以想象爬虫会高兴的说:可找到你了。我太拟人化了。其实这些是编写爬虫程序的工程师们的想法,他们把这写进了爬虫的工作规则。HAO123类的桥页就符合这样规则。
  
  爬虫有多厉害呢,我曾经做过的网站,有一个类似这样的桥页系统。平常的访问很低,40000左右,但有时会突然暴涨到8万。不用说,我知道,昨天百度的爬虫来访问过了。如果你做的对它的胃口,它会老来,每天吃掉你给它提供的页面。这对搜索引擎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它也希望收集更多的页面来提供给用户。(当然我做的不是垃圾站点,这后面还要说)
  
  解决了收录这一步,剩下的要由搜索引擎分析,什么样的站点会排到前面。首先同样它喜欢简单的页面,因为它自己智力有限。其次它喜欢符合规则的页面,有规则它才能判断。桥页因为简单,这两点都会做的很好。然后因为搜索引擎没法用自己使用这些页面凭感觉来判断好坏,所以它重要的参考就是如果别处有更多的这个站点连接,那么说明这个站点更重要。这道理成立,但是桥页很容易做到了这点,因为它是专门做连接的。它添加了一个站点,要求对方也做它的友情连接是很正常的互换。不过它是专门做这个的,它可以得到的友情连接要比”正常”网页要多的多。而且这是相互影响的,当它在搜索引擎地位提高了,它要求别的站点做友情连接时就更可能得到回应,于是形成正循环。
  
  这还是比较”台面”上的技巧。具体到HAO123来说,它还有一系列同类型的站点。它们之间互相做连接,搜索引擎也会因此提高所有这些站点的等级,互相促进。据说ALEXA前列的站点中,HAO123的所有者还有至少10几个同类型的站点。
  
  若这些还算只欺骗搜索引擎的话,剩下的行为就更让那些要学习HAO123的IT大腕考验自己的良心了。HAO123早期是靠病毒修改用户主页的。不仅仅它这么做,它的一系列站点也都这么做,据说它还用过QQ病毒传播。这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痕迹,它已经成功洗白了自己。但有一点还存在,就是网页总会跳出来提示,让你把HAO123设为主页。即使现在HAO123本身不这么做了,它的子站点依然还有这么做的痕迹。你可能访问一个看起来无关的站点,而把HAO123设成了主页。HAO123就是靠它SEO的一系列站点,成功的让很多计算机把它设成了主页。
  
  这也是某些观察家们所说的,低水平用户欢迎,甚至喜欢到会把它设成主页的地步。我们去网吧看看,也确实能发现很多机器这样,因为大家对网吧的机器更不在乎,让我按”确定”我就按呗。网吧确实是中国特色,但我不认为HAO123是某些IT人士理解的中国特色。顺便说一句,要了解一般网民习惯的IT人士请抽出时间,定期去网吧。先观察大家在干什么、比例,然后再着重看某一个浏览页面的人,看他上网具体的点击习惯,和遇到的困惑。最后找台机器,把历史记录考下来,发到自己邮箱里,回去做网站访问分析。多做点基本功,别老畅想。
  
  又说远了。
  
  SEO手段还有很多,很细致具体。我只重点说了桥页。一方面我不可能详细介绍,这可以写专著了。另一方面很多技巧我也不知道。但大家只要想一下,很多站长靠这个就可以吃饭了,就明白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
  
  所以说HAO123类站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寄生在搜索引擎上的,而不是为了满足低水平用户需求。某种意义上我们说”纯洁”的GOOGLE其实也助长了垃圾站点的产生。我要是GOOGLE,早把此类站点手动清除了。但GOOGLE 的原则是相信程序,不会人工干预。另外它们虽然反对(并准备惩罚)桥页类的SEO,但可能对中国类型的桥页应用还不是很重视吧,做起来确实没看到什么成效。百度就更奇怪了。HAO123已经靠流量卖广告实现了赢利,被收购也不奇怪。但谁收购它也不应该是百度收购,因为SEO站点的技巧,搜索引擎最清楚。谁需要SEO的站点,也不该是百度需要。那些说百度需要一个静态目录站点来帮助完善的人,完全混淆了dmoz.org类的INDEX服务和HAO123类站点的区别。但这些外人可能混淆,做搜索引擎的人不会混淆。那么为什么收购HAO123呢?
  
  我不喜欢简单嘲弄收购傻,能花几千万的人都不会太傻。回忆一下,那些我们曾经见过的最傻的网站烧钱行为。嘲笑他们傻?但谁傻了呢?每个过手的人都可能赚的脑满肠肥。谁傻?是他们还是我们这些没赚到钱的看客?呵呵,看出来了吧,我开始往恶意度人的道路上引导大家。
  
  最会SEO的是谁?当然是掌握全部搜索引擎规则的人。谁掌握全部规则?要是这个人后来又收购了该SEO站点,他傻?呵呵,我本能的反射是:洗钱。当然了,我没有说我这感觉是对的。反射嘛,不走脑子,也不负责任。只不过暴露一下我的阴暗心理。
  
  第N次说远了。
  
  SEO是不是一无是处?不是。搜索引擎已经成为用户习惯,适应用户习惯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搜索引擎是告戒大家不要去适应引擎,只要适应用户,自然会在引擎上体现。理想情况当然是这样。但我可以举例。某个很有名的BLOG,当别人问为什么搜索到该BLOG文章时,列出的不同文章标题都是一样的?答:因为工程师图省事,是用一段JS程序来改写某个页面的TITLE。
  
  TITLE就是我们打开浏览器显示在左上角的东西,这个如果显示的是具体内容的标题,当然比千篇一律的显示该站点的名称要符合用户习惯。但用JS来实现该功能,开发上更省事,对用户来说也没什么大区别。按照搜索引擎的只要适应用户原则,应该对该做法一视同仁。但搜索引擎不是人,它很笨。它不会看JS显示的结果,它对JS的态度是直接跳过,只去读它读的懂的简单东西。
  
  而很不幸,一般来说TITLE是搜索引擎判断页面是否符合搜索词的重要因素。所以用这个很方便的对用户也很友好的方式,对网站访问却很吃亏。如果你想改进,就一定不能只考虑用户,而要专门考虑搜索引擎,也就是SEO。
  
  所以,我前面说的要学习HAO123的大腕其实他的网站是很适合SEO的网站,只要他不认为HAO123确实方便用户,他去采用SEO技巧其实是很对路的—-只要你做的本身对网民有用,而不仅仅是垃圾,那么期望通过搜索引擎带来更多的网民访问就无可非议。
  
  又比如桥页,我说的我曾经做的类似桥页,其实是一个排行列表。它是有一个无数LINK的,假静态页。但这个页对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从这个页面找所需要的东西就是很方便。虽然我做了专门对搜索引擎的优化,但不能说我的SEO是不对的。这个页成为搜索引擎收录这个站点的入口。因为每个LINK后面对网民都有价值,所以希望他们从搜索引擎找到这些页,就不是垃圾SEO。
  
  其实所谓WEB2.0(我非常讨厌这个词)的一些东西恰恰无形中适应了SEO要求。比如RSS,这样规范的XML语言对搜索引擎非常友好。所以BLOG类的站点在GOOGLE相关结果上都会排的比较高(当然了GOOGLE的规则本身也对这类站点有利,这个从其他地方能看出来,就不深说了)。还有WEB2.0站点代码都很规范、简洁,不为SEO考虑,这本来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早期国内门户繁杂的页面,混乱的代码,影响了大家的审美是小事,代码混乱对开发、再组织,都会是很头疼的事。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大站、门户,还不如HAO123做的好。
  
  我们看FLICKR,没有人会说它试图SEO吧?但你看,它分给每个人地址就是http://www.flickr.com/photos/xba/ 这样简单。仅仅这个很多站点还能做到,但它里面所有的连接,都是这样 http://www.flickr.com/photos/xba/sets/608668/ 假静态的地址形式,这就很考验工程师的水平和耐心了。难道它不知道http://www2.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8398&PostID=1803700&idWriter=0&Key=0 这样的连接,开发起来要简单的多么?对于FLICKR的细致我们不能只佩服,要去学到它每一点小地方的用意。
  
  所以SEO虽然产生了很多垃圾站点,但一个优秀的站点,它也应该去学习SEO技术,帮助搜索引擎,也同时帮助网民,最重要的是这会帮助它自己。

转贴收藏 | 评论已关闭 | 119,88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61/
05年在珠海    @ 2005-10-30, 10:53

看着个人网站首页的主体栏目“我的路径”的最后一篇是04年12月写的,也就是从深圳搬回珠海前。照例,2005年也要在路径中留下一个脚印,而秋天的到来让我想把这个脚印留在05年的秋天,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或许因为我正是在秋季出生)。早上起来,凉爽的空气让人感觉特别清醒和舒畅,所谓秋高气爽,正如我的名的实际含义。

05年应该是平淡的一年,没有什么波折,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动。要说最大的变动,就是买房子了。

自从我01年来到珠海一直到去年离开珠海到深圳,一直在珠海的莲花山XX栋住,不曾换过房子,我是个念旧的人,住惯了的房子有感情。03年的某一天,我曾在房子的饭厅里跟老婆说,以后等我有钱了,一定要把这个房子买下来。那时候还在金山上班,微薄的工资让我对买房子之类的事情始终是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有这样的念头,完全是出于对住了两年多的房子的感情和喜爱。

离开珠海后,房子被其他的金山同事续租了。去年年底从深圳搬回珠海,是不可能重新租到(因为别人住着),只好在莲花山里找了YY栋的房子,不过至少还在同一个小区。由于得不到,对XX栋房子的渴望日益强烈,对XX栋房子的思念日益浓厚。最终忍不住找到老房东,表达了希望重新租回去甚至买下来的想法,房东可以考虑卖出房子,同时也看出我对该房子的喜爱,为自己的房子找到了附加价值,适时的提出了加上了附加价值的价格。终于还是忍不住对房子的喜爱的诱惑,最终成交了。

年中,搬进了梦寐以求的自己的XX栋的房子,算是圆了两年前的那个梦,当然,自己当初绝对没想到,两年后就可以实现,为此,多付出一点代价,自认为还是值得的。

莲花山小区,无论现在是否已经多了很多变态,喜欢在白天开超大声音响为整个小区居民播放断断续续的音乐,喜欢在夜晚不知为何事争吵,在我印象中,始终是一个宁静、平和的小区。阳台看出去,就是满目的紫荆花树,出门,就是地上的紫荆花瓣,甚至有些浪漫的味道。傍晚,踩着地上的紫荆花瓣,拉着老婆的手,去小区外九洲大道的对面的市场买鲈鱼和青菜,想想都挺美。

在这样的氛围中,soho工作自然也很遐意。05年上半年,还是经常在夜晚工作,因为夜的宁静,让人比较容易集中。不过下半年开始,却养成了晚上睡觉的“坏”习惯,最近更甚,竟然变成了睡眠时间在21:00-06:00,岂不是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对比夜晚工作,早起的感觉另有一番滋味,尤其是秋天。黎明有一首歌,叫“深秋的黎明”,很喜欢这个意境:

深秋的这样一个黎明

无限清醒在心底

远行的我看着天空慢慢亮起来

深秋的这样一个黎明

你不必怕寂寞

爱的情意漫天过海会包围你

昨天看小说,里面提到一个心理测试,说森林里有五种动物:马、牛、羊、虎、孔雀。如果你要离开森林,只能带一种动物和你一起相依为命,凭第一反应回答,你会带走哪一个?答案是:马代表自由、牛代表事业、羊代表爱情、虎代表尊严、孔雀代表金钱。

我选择的是马,没什么理由,就是第一反应而已。自认为还算准吧。老婆说,我不像选马的人,因为我不爱出门,更不爱旅游。我说,喜欢自由,不一定是要到处跑才算自由,我想,我喜欢的其实就是无拘无束,没有约束和束缚的感觉。也因此我不再去某公司上班,听命于领导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或许将来某一天会迫于生计,做出别的选择,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别说我安于现状,不未雨绸缪,我始终认为,5年后的事情,是难以计划的,10年后的事情,是难以想象的。超过10年的未雨绸缪,我认为是杞人忧天。

农码生涯 | 9 个评论 | 71,735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60/
看小说    @ 2005-10-29, 22:58

上周三的晚上吃完饭,心血来潮和老婆一起去新华书店看看。

从小学认字之后,就喜欢看小说。最喜欢的是冬天的周末的早晨,早早醒来,却依然赖在温暖的被窝里不愿起床,找一本小说或者期刊(小学时代,妈妈一直为我订阅《少年文艺》月刊),沉浸在小说的故事里,整个上午,很是遐意。

初中时代,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借书,小说,不过借书频率很低。初中四年大概一共也就看过不超过5本小说,没有武侠小说。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在高一的时候借同学的看的,好像名字是“箫十一郎”之类的,而金庸的基本都是在大学时代才完成的。除去三国、水浒之类的,初中时代,看过的印象最深的长篇小说就是凌力的《倾城倾国》,很是喜欢。

高中时代,开始去书店买书,不过买的都是课外习题、高考教参之类的。

大学时代,借同学的,以及在电脑上看电子的,把金庸看完了,算是完成启蒙,不过也从此对其他武侠小说没了兴趣。大学也去书店买书,不过从那时起,一直到去年,去书店抱回来的,都是计算机相关的,其中大多数是编程相关的,再其中大多数是Delphi相关的~~

大学毕业后也基本保持着只买技术类书的习惯。直到去年开始,很少去书店,很少抱书回家了,有点疲了。

上周三和老婆逛书店,一点都不想去看计算机类的书,直接冲到二楼看社科、文学等书,虽然很多也没什么兴趣,现在书店大多数都是所谓“励志”类的书,要么就是“和谐”类的,看着自发的反感,不过也无所谓,随便逛逛。逛到小说这里,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回忆里的《倾城倾国》,而且还看到了凌力的同一系列中的其他作品,毫不犹豫,买了一套。

今早醒得早,突然很想重温一下,在懒散的早晨,躺在床上看小说的那种遐意,连续看了整个上午,很过瘾。

秋天来了,我最喜欢的季节,凉爽的清晨,捧着一本喜爱的小说,沉浸在故事中。对于多年只顾浸淫在技术书籍中的我来说,是回归,也是期待。

无酒无花 | 3 个评论 | 104,515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9/
拍婚纱照    @ 2005-10-28, 23:01

今天去拍了婚纱照。

穿上婚纱,拍婚纱照,似乎是每个女孩最大的梦想,比如我老婆。而对于男人,却是煎熬,至少预期中是这样,比如我。
不过,这个槛终究要过,为了满足心爱的女人最大的梦想,今天就去了。

早上10:00出门,10:10到了婚纱摄影店(就在同一个小区内)。最初的煎熬,莫过于等待。女人化妆,要一个小时左右,男人5分钟。于是坐在旁边看电视,忘了看了些什么,反正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发时间。等待之后的结果,是一个陌生女孩跑到面前说去照像吧。打量这个“陌生女孩”,身高体型都和我老婆差不多,不过绝对是第二个人的脸。就在瞬间,我意识到,这个就是老婆,晕~~这个妆化的,你不能说不好,化妆师没做错什么,但就是心里觉得别扭。

拍照开始,先是婚纱内景,老婆在店里没看中他们的婚纱,于是把自己买的那件带去了。我就如同木偶,被裹上了“礼服”,在摄影师的控制下,摆出各种pose,还要挤出那么一点笑容。不是我不想笑,实在是看着老婆的脸却认不出老婆的那种感觉,让我无法投入。另外,就是拍照过程中不能戴眼镜,只给我一个假镜框,满目模糊的世界中,要我如何面对看到的东西?

拍完婚纱内景,在我和老婆的要求下,化妆师擦掉了老婆的一些眼影,感觉稍微“回归”了一些。化妆师却一再声明,拍出来效果不好不负责。我宁愿效果不好,也要有是和老婆一起拍照的效果,而不是效果很好的和“另一个人”~~

接着是所谓宫廷服和唐服,还有晚礼服,衣服一套一套换,同样在木偶似的摆pose和满目模糊的世界中完成。拍完已经是接近下午2:00了,吃了点面包--店里送的。然后一个店员拿着一份文件给我们,说因为去了一些妆,照片效果不好不负责,还要签字为证。这个举动,着实让我心里有一丝不悦。然后就等着去外景。

外景的衣服早早的换上了,那种所谓“礼服”,勒得脖子难受,对于平时常年休闲服装的我来说(这辈子还没穿过西装),这种折磨不亚于敌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今天周五,本想找一个非周末的日子来拍照,会人少一些。没想到,现如今不用上班的人这么多,据说今天一天有十几对,据说周末更多,会有二十几对。原来婚纱摄影店生意这么好,我和老婆粗粗估算一下,一个店一个月应该有超过白万的净利润,老婆甚至有也要开一家的想法。人多,就经常碰到需要等待的时候,摄影师有限,摄影棚也有限,大家一个一个来。等待中,最后悔的是早早的换上了外景的衣服,一面忍受架在脖子上的刀,一面忍受无聊,无聊的看着无聊的电视。每次店员的回答,总是那种能让你充满期待的“十分钟就行了”。在经历了9个十分钟左右之后,终于,我们被安排出发了。

先去度假村拍湖景,然后去沙滩拍海景。唯一和内景不同的是,头顶上的屋顶变成了蓝天,今天天气不错,只是有点热。在一切都搞定并返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30了,人差不多已经精疲力尽。换回自己的衣服,真是舒服。

回到家,洗澡,清爽。终于完成了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无酒无花 | 20 个评论 | 56,81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8/
大师死了    @ 2005-10-20, 08:09

晚上睡觉做了恶梦,醒来闭上眼睛还会去想,索性6:00就起床了。

7:20去厅里看电视,发现大师死了。

<此处隐去隐私内容一段>
无酒无花 | 评论已关闭 | 10,706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7/
长假深圳游    @ 2005-10-07, 18:38

10.1长假结束了。虽然对我来说,任何假期都没有意义,因为每天都在家。不过,我还是社会的人,要找到时间和朋友们一起玩,就需要假期。因此对我来说,假期还是有其意义。

离开深圳已经有10个月了,在10个月后,重又回深圳度长假。

10.4晚上到深圳,tom开车来接,然后去蛇口海上世界的小江南吃上海菜。虽然旅途有些劳累,不过看到喜爱的菜上桌,还是胃口大开,饱餐了一顿。酒足饭饱后回到tom家,休息。

10.5起床已经是下午1:00,tom开车一起前往大梅沙。海边人很多,可惜我的脚被甲构炎折磨,走路不顺畅,只能在沙滩上坐着。然后去了五谷芳吃乳鸽和海鲜,乳鸽相当不错,海鲜也不错,只是有点贵了。吃完饭返回时,tom竟然迷路,开车逛了深圳夜街好久,从大梅沙到深圳水库,从水库到火车站,然后三过深南大道而不入(就在深南大道上方的高架来回转),最后终于到了深南大道上,这才找着方向,嘿嘿。晚上,和esan、tom开会。tom房子的阳台上很舒服,风很大,面对着海,左边是香港,右边是蛇口。我们就在阳台上,点了蜡烛,聊着。

10.6中午起床,我们玩现金流,玩到三点,出门到华强北。先吃了点快餐。原计划先看准备买的显示器,然后再陪女士们逛街,逛了电子城,等买到显示器已经很晚,就返回了。回去后先在楼下吃了些甜品,然后继续现金流,我赢了,tom第二,小白第三,esan最后一名。到十一点多,又开车出去到湛江鸡吃海鲜和鸡,这里的海鲜便宜得多。吃完回来,又在阳台吹风聊天,tom却在客厅沙发上睡着了。

10.7上午起床,tom开车送我们到蛇口沃尔玛。然后去了小马家看他女儿,吃了中饭。还遇到阔别三年的王志勇。下午三点左右出门,三点半蛇口码头上船,四点半回到珠海九洲港。

他们明天都要上班了。

竟然没有拍照~~

游山玩水 | 1 个评论 | 23,963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6/
注册989三周年    @ 2005-10-01, 11:07

今天是10.1,说实话,不太喜欢这个日子。一来,是因为我一向不喜欢节日,二来,“假期”于我毫无疑义。

前天,是结婚登记日一周年。

突然想起,昨天是我在989注册满三周年的日子。

注册989的时候,是我踏上SW道路的起点,虽然SUIPack的第一个版本在2002年8月底发布的,但是我觉得真正认识并成为SWer,应该是在注册989之后。什么时候发的第一贴,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刚上989时,我作为一个新人,是不敢在哪个帖子中胡乱插嘴的,最初那段时间,应该是“潜水”度过的。但是,在潜水的这段时间里,我记住了几个“老鸟”,比如“不当大哥好多年”的davidyuan,精神领袖蚂蚁老大lewis等。

后来慢慢的,就敢发贴说话了,然后就逐渐融入了989,直到现在依旧保持的发贴数第二名(目前为止超过8600贴了)。989让我在踏入SW门槛的时候,能和一群同样的人交流,共同成长。交流中,不乏许多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收获颇丰。有人说,989只有“水”和“沙子”,其实,这样说的人并没有真正融入989的氛围,黄金不会堆在那里等你去搬,黄金需要在沙子中淘,百炼方成金。你要有收获,必须首先让自己喜欢这个社区,妄图刚进门就一堆“老师”教你如何赚钱,不如去买彩票。

于我而言,除了经验交流方面的作用,989更大的意义在于能让我找到一群类似的人聊天,灌水,获得一种寄托。聊天是需要选择对象的,两个生活环境天差地别,所做的事情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是很难找到共同话题的。而989提供了这个平台。尤其在我去年年初刚刚辞职开始全职生涯的时候,对soho生活的不适应的那段磨合期,989着实可以说是“救了我”。去年3-4月,是我在989疯狂发贴的时候,起床后,就开始刷帖,最高纪录一天200个帖子。那段时间,989ers还经常在半夜2-5点msn群聊开会,不亦乐乎。3个月后,我基本度过了soho的磨合期。

注册三年,也意味着我在SW道路上走了三年了。三年前的有些老鸟,现在很少上来了,估计是做大事业去了,而新人还是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的(其实,989并不封闭,关键在于你和它是否有缘)。从某种大众化的意义上来说,我应该属于比较失败的,至今没有大事业让我去做,依然耕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从另外一种非大众化的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自己至少没有失败,因为我喜欢目前的状态。

989,和我的SW,一路走好!

无酒无花 | 3 个评论 | 96,191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5/
从失望到绝望,ShareIt,Bye!    @ 2005-09-29, 22:19

用了几年的shareit,曾经被他的“专业”和“细致”所折服。

被DR收购后换了一批人,不过想想系统都是现成的,变化应该不是很大。

后来,三天两头的系统升级(停机),也都忍了,现在,连最基本的帐目清楚也做不到了

前天跟我说有几个04年8月到05年8月的chargeback没扣帐,要在今天补扣

今天收到chargeback的邮件,却有很多是重复的,意思是,一个订单,会被chargeback 2-3次!而且不仅仅只有一个这样的订单!写信询问,回复说“技术性错误”,说保证更正。但是,现在那个破系统我还能相信它吗?一个如此诡异的系统,拿什么来保证?

再次被shareit折服,但这次是被其“低能”所折服。

OK,只能向shareit say byebye了。鉴于对DR的天然反感,决定投向非DR的注册商!

胡言乱语 | 评论已关闭 | 27,12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