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去 14.27%
细选网:淘宝网服饰鞋包销量按月分布    @ 2012-02-13, 03:13

服装、鞋帽等季节性商品,在淘宝网上销售的淡季和旺季各是什么时候?

『细选网数据研究与发布中心』最新统计数据告诉你:
http://www.xixuan.com/data/clothes_sales_2011.php

细选网 xixuan.com | 评论已关闭 | 9,243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85/
不知不觉,孩子变化已多    @ 2012-02-10, 05:17

最近几天喉咙发炎,昨晚吃完晚饭就睡了。到一点多醒来,睡不着了,索性整理以前拍的视频。重新看2009-2010年,可乐两周岁半,到三周岁那段时间的视频,才发现不经意间,可乐已经长大了很多。而视频里传出来的,是在现在的平时几乎已经想不起来的可乐那时候的稚气而含糊不清的口齿(虽然当时也能听懂),现在的可乐稚气依然未脱,口齿当然清晰了很多,说话也时常会学一些大人的方式来装老成。

截取了一段2009年12月可乐在电脑上玩挖金矿的游戏的视频中的声音

声音:乐乐好棒,爸爸好棒

声音:乐乐抓到这个了……金块……等一下,等一下

可乐百事 | 评论已关闭 | 7,653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80/
细选网-女性购物频道    @ 2012-02-04, 18:27

前些天突然领悟到,细选网的搜索模式,只比较适合男性的购物习惯——选定目标,直奔目标。也就是先确定要买什么,然后再考虑从哪里以什么价格买(价格以及店铺是否诚信等因素)。
而女性购物的主要方式,是——逛。大多数情况下,她们需要先看到商品展示,看到吸引自己的再决定是否购买。对于这种购物方式,原先搜索模式的细选网是无法满足的。

那么细选网如果要针对女性购物习惯,应该如何提供帮助呢?可以通过细选网本身庞大的数据和独特的店铺评价模式,自动从淘宝的优良店铺(细选推荐指数高)中选取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畅销商品,并展示出来。这样,女性消费者也同样可以享受到细选网在选择淘宝的优良卖家上提供的帮助。所谓精挑细选店铺优,畅销宝贝放心购。

于是,现在有了细选网-女性购物频道:lady.xixuan.com

细选网 xixuan.com | 1 个评论 | 10,96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76/
细选网:淘宝网买家下单时间段分布    @ 2012-01-29, 00:15

亲们都爱在什么时段逛淘宝下单?卖家该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客服时间段?

『细选网数据研究与发布中心』最新统计数据告诉你:
2011年淘宝网买家下单时间段分布

细选网 xixuan.com | 评论已关闭 | 9,81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74/
全家福    @ 2012-01-25, 16:57

1月20日

瞎拍乱照 | 1 个评论 | 9,151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73/
玩沙    @ 2012-01-20, 14:09

去徐闻外婆家六天,由于天气以及妈妈没时间等原因,基本上没出门,妈妈原本答应可乐在徐闻带他去沙滩玩也没有兑现承诺。昨天回珠海路上,可乐就吵着要去玩沙了。其实,珠海玩沙比徐闻要方便多了,车程十分钟就可以到海滨泳场,于是今天就一家三口去玩沙沙。

可乐百事 | 评论已关闭 | 6,98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70/
可乐第一次登台    @ 2012-01-13, 12:46

本来我一向不参加可乐幼儿园的活动的,昨晚幼儿园要办汇报演出。
一大早可乐就问妈妈:爸爸不来看怎么办?
妈妈回答说:妈妈可以录下来再给爸爸看。
“那如果不给录怎么办呢?”(前一次幼儿园办亲子运动会时,幼儿园就为了维持秩序,不让家长随意走动拍照、录像)
妈妈回答:“会给录的”

可乐妈妈把对话转达给我后,我想儿子这么期待爸爸观看他的演出,不太好令他失望,于是就决定晚上去给他捧场。

可乐在台上看到爸爸到场,非常高兴,他表演了两个节目,一个演奏节目,他敲大鼓

另外一个节目是舞台剧,不过可乐的角色是打酱油

可乐百事 | 1 个评论 | 8,582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67/
戏剧的2011    @ 2011-12-31, 22:26

2011年只剩下不到两个小时了,老婆和她的姐妹们带着孩子们逛街去了,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去年此刻,也是在办公室,不同的是,那时有solmyr陪我工作。

仍然不免俗,在年份数字即将+1的时刻,还是想回顾一下过去的一整年。

今年秋天的时候我已经提过了,今年其实总体来说,算是过得不错的了。用理科生一些的话来说,今年的分值应该是要高于往年平均的。但从感性的,实际感受来说,又并不觉得很爽。就像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总是大大优于屁民们的实际感受一样。如果是用“爽快”来形容我的2010年的话,那么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形容我的2011年的两个字,应该是——戏剧。

戏剧性的2011年,年初时设想的目标,几乎全都没有达到,但却又有很多计划外的收获;戏剧性的2011年,遇到了曾梦寐以求的机会,却又因缘际会的被我主动放弃;戏剧性的2011年,又经历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过山车,还好结局还算正面;戏剧性的2011年,solmyr仍然经常出差,却不是来珠海……

2011年,是我大学毕业十周年,是我来珠海十周年,是我拍拖十周年,2001年12月也是我写书的开始……一转眼十年光阴,儿子已经出生了1736天,当初的死党同学、死党同事,都已经跨入成功人士行列,而自己,仍然处在艰苦奋斗奔小康的阶段。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命,都是性格决定的。我不后悔这十年走过的路,因为我相信,如果给我重新选择,我必然还是会走相同的路。况且,除了“不成功”之外,生活给予我的其他部分,都令我感到幸福、满足。人嘛,仍然还是传播DNA的动物,老婆孩子好,那就等于一切都好!

2012年就快来了,如果真的是末日,反正我也买不起船票,我们就继续幸福一年;如果不是末日,那我们还是继续折腾并幸福一年吧。

农码生涯 | 1 个评论 | 9,15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64/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 2011-12-30, 11:54

刘瑜 学者

因为时不时发点牢骚,被一个朋友教育:“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呀!你看——”顺手往窗外一指:“到处是高楼大厦!比国外很多地方现代多了!你看我们现在这个餐馆,还有周围的餐馆,全是满的……”

我承认,虽然空气能见度有限,顺着她的手指,我的确看到了窗外很多熠熠发光的高楼大厦。岂止高楼大厦,还有车水马龙——延绵不绝,完全可以用“唯余莽莽、顿失滔滔”来形容。此外,我可以以亲身经历作证,我生活和工作区域附近的餐馆,到吃饭时间几乎总是满的,这是对“内需不足论”的有力反驳。夏天的时候,我还经常在路边看到打太极的老太太,打篮球的少年以及卖烧烤的路边摊。如果张择端还活着,这些景象足够他再画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正为自己的消极心态感到羞愧,我突然想起了以前读到的一个笑话。这个笑话说的是,老师对着全班学生点名:“没来的请举手”。

我问这个朋友:你知道薛锦波吗?她说不知道。我只好跟她解释:这是广东某村的农民,在该村的土地维权事件中与政府发生冲突,被带到看守所后,据说“心源性心脏病突发”死亡,而这只是神州大地上诸多“神秘看守所死亡”事件中的一个。

我又问,你知道韩颖吗?她说不知道。我只好跟她解释:这是北京海淀某地的一位女性,因为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被跟踪被骚扰甚至被殴打,而这只是今年受到打压的诸多独立参选人之一。

我又问,你知道雷金模吗?她说不知道。我又只好跟她解释:这是一位普通的尘肺病人,因为没钱治病现在岌岌可危,而这只是无数得不到医保救助的尘肺病人及其他病人之一。

我一口气列举了十来个我的朋友从未听说的人,都是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里“没来的人”。因为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形象,所以关于他们的信息总是模糊不清——虽然互联网上偶有透露,但相关信息总是倏忽即逝。又因为这是一个大众媒体的时代,所以如果他们不曾在大众媒体上存在和停留,那么他们就几乎相当于不存在。 这当然不是说《清明上河图》上画的车水马龙是假的,但车水马龙的背面,还隐隐浮现着另一个不那么豪迈的世界。

“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毕竟要看时代的主流!”我的朋友说。到底什么是时代的主流,我其实不大清楚,我只知道当一个人得了胃溃疡,医生不能视而不见,安慰他说:要看身体的主流嘛,除了胃,你的其它器官全都是好的!

据说知识分为三种: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以及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薛锦波韩颖雷金模对于我这个朋友,大约就属于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一类知识。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尽管性情善良,她甚至没有翻到《清明上河图》的背面去看看的冲动与好奇。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她相信北京五环内的所见所闻,就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在人类不知道火星的存在的时候,没有人会好奇上面都有些什么。

在一个信息传播受限的社会里,坐井观天几乎是认识的必然趋势。开着新添置的汽车、住着新装修的房子、手里捧着30块钱一杯的咖啡、另一只手举着iphone的人,的确会困惑:你说你都吃得起麦当劳穿得起七匹狼了,还嘟嘟囔囔,是不是太他妈忘恩负义了?

除非你意识中国不仅仅意味着都市的“五环”。在海水的深处,阳光未曾照耀之处,还有薛福波韩颖雷金模,并且每一个已知的薛福波韩颖雷金模,很可能还对应无数我们尚未知晓也无从知晓的薛福波韩颖雷金模。苍苍莽莽的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知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

这个道理听上去简单,却未必人人知晓。30年代初,英国作家萧伯纳访问了苏联,被领着参观了种种社会主义成就后,他回到英国后发表文章,驳斥了各种“污蔑苏联建设伟大成就”的言论。“我们想证实,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里存在着经济奴役、匮乏、失业……在所到之处,我们处处看到充满希望和热情的工人阶级……”。事实上,就在他参观苏联前后那几年,强制性农业集体化导致了约七百万人在饥荒中死亡。无独有偶,写作《红星闪耀中国》的斯诺,在60年和64年两次访问中国后,也将关于中国发生了饥荒的传闻驳斥为“冷战宣传”,他表示:“我在中国没有看到饥饿的人,绝没有象过去那样的饥荒……”。你看,没来的人都没有举手,这说明大家都在这里,这样多么好。

转贴收藏 | 评论已关闭 | 7,934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63/
五毛死全家,耻辱柱上留铁证    @ 2011-12-29, 15:39

这个应该算是这一波帐号密码泄漏风波的唯一的正面结果吧:

—————————————————————
@tombkeeper:2009年的“跨省”和“70码”后,天涯上出现了两篇文章: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562205.shtml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536496.shtml
我提出证据怀疑发文和顶帖的都是五毛:
http://hi.baidu.com/tombkeeper/blog/item/79305523288f295a9922ed71.html
http://hi.baidu.com/tombkeeper/blog/item/d425d813cd08b32bdd54019d.html
现在数据泄漏,正好一辨真伪:这些ID的密码都相同,邮箱显然也是批量注册。另外,五毛军团数量之大远超想象。


—————————————————————

我随手打开上文提到的第一个天涯帖子,前几个回复:

对应一下泄漏的帐号ID。。。五毛军团,自己发帖,自己回复自己顶,混淆视听。

还是那句话,五毛死全家

转贴收藏 | 评论已关闭 | 10,25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