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去 4.02%
百度唯一的护城河是墙    @ 2019-01-23, 18:22

现在真是什么样的傻X都能出来写评论

所以,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你明知道百度作恶,但依然用百度用得“真香”?百度搜索的护城河,为何如此深不见底?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你也知道百度作恶,你依然用,那只能说明你明知屎臭却自以为离不开屎还要吃而已。而别人在吃巧克力。我一开始以为你只是不知道有巧克力的存在,那你只是一个可怜的无知。但是:

第三,假如Google搜索重回大陆市场。
在中文语义分析上落后百度这么多年,除了承担着互联网老用户的情怀之外,Google搜索到底是否雄风仍在?确实值得怀疑。
也许在未来,等到深度学习普遍进入了工业化应用期,能轻松实现文本语义匹配特征的自动化提取,百度的护城河才能真正被打破。

这只能说明,你不只是蠢了。一句“值得怀疑”就可以把巧克力当作不存在,甚至自我欺骗那是巧克力味的屎?“值得怀疑”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用过 Google,就凭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值得怀疑”就推出结论“百度真香”。如此诛心之论,真是又蠢又坏。

莫不是一个人屎吃惯了,就会觉得屎也“真香”,在得知有巧克力时,他会觉得:“巧克力会比屎好吃?值得怀疑~”

百度唯一的护城河是墙。这样的产品,于我而言,20年间没有存在过而已,它本就不应该出现。是,我用 Google 我值得自豪、骄傲,对比之下,就是应该有优越感,无论是智商上还是道德上。

胡言乱语 | 评论已关闭 | 3,33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98/
我对邮件的一些思考    @ 2019-01-06, 15:47

2014年我和 nate 开始 mera 的创业,最初的理念就是要改造 email 在手机上的阅读和处理体验。mera 这个名称也是来源于毛利语的邮件,以及日语的邮件客户端。

我们的想法是把邮件展示成类似朋友圈的形式,让“刷”邮件变成和刷朋友圈一样轻松而不再有压力——在面对几十上百封未读邮件的时候。最初的产品设计稿也几乎照搬当时朋友圈的外观,不过经过开发初期的产品设计上的几次推倒和迭代,最后上线的产品外观相比最初的原型还是有了不小的变化,但交互上的改善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我自己的实际使用体验来说,我是很着迷这种方式的——就手机阅读和处理邮件而言,只是我不用 iPhone,而我们一开始只开发了 iOS 版。

在做 mera 的开发的这一年(2014年)当中,我们也接触了不少其它的有类似有改造移动端 email 形态的产品。最早知道的一个要将邮件做成聊天形式的产品叫 Hop,后来还有黄何的 MailTime,以及国内的一个团队开发的轻邮(LightMail)等。在当时,轻邮的思路是和 mera 最接近的,也就是对手机端的邮件处理体验进行改良。Hop 和 MailTime 都是直接将邮件展示成气泡式 IM 聊天的形式的革新。

后来的 mera 在拿到 IDG 的融资之后,开始向真正的 IM 转变,直至2016年年底挂掉。回头就邮件而言,当时的一些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的观点,才有机会去正视了。

首先,email 是一个已经超过三十年的存在,互联网的三十年,和 email 同时代的而仍然存在的几乎只有更为基础设施的 TCP/IP 了。因此,任何要做 email 产品的人或者团队,都首先必须对它有足够的敬畏。或许因为邮件协议的开放性,试图改变甚至颠覆邮件体验的开发者,前赴后继。但因为拥有这样悠久的历史,所有用户都对 email 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不太可能被一种时髦的理念打破,距离旧有认知越远,就越不可能。无数次听到 email killer 的豪言,但最后结果无一不同。

轻量化、IM 化始终是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对 email 改造的两大方向。其中,IM 化我个人认为,此路不通。就我所知道的,IM 化做得最接近成功的就是 MailTime 了。就尝试过其产品的用户数量来说,应该也是同领域中的佼佼者了,但结果似乎仍然证明用户并没有接受这种产品形态。究其原因,我觉得正是用户体验上的混淆导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习惯了 IM 工具之间的沟通——方便、快速、轻量。通过 IM 工具沟通时,可以很方便地发送小段文字、图片乃至语音,同时可以期待对方会快速甚至是即时的响应,而内容会相对随意而非正式、严肃的。但用户在使用 email 时,却是完全不同的场景与期待——我要发给你比较正式甚至是需要存档可追溯的内容,我也不期待你会立刻马上回复我,甚至是不需要回复的 FYI。而将 email 产品 IM 化后,大部分用户会无所适从。即使理智上我知道我发出的内容是一封邮件,但是我看到的是聊天气泡,潜意识不自觉地会把它当作一个 IM 内容来预期。也就是把严肃内容在形式上随意化了,这种混淆我认为会对用户带来使用上的困扰。另外,就产品设计来说,聊天气泡形式对于邮件 thread 中可能的不断加入的新的 cc/bcc 来说,处理上也是一大难题,更不用说如何让用户在使用中能不产生进一步的困扰。

因此,我认为在 email 改造上,针对手机设备轻量化的改良才是比较好的方向。而改良主要针对的是,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屏幕小、打字不方便的特点,帮助用户处理大部分的不需要重度处理的邮件,去掉邮件中大量的冗余内容(之前的邮件上下文的引用),剩下的留给用户回到桌面来处理。之前看过一个统计,说公司商务场景中,至少 80% 是不需要回复的 FYI 或者只需要简单回复不超过两句话的邮件。就手机的邮件客户端而言,能帮助用户处理好这部分邮件,应该是最适合和最可能做到的。

桌面客户端来说,目前我最喜欢的还是 Gmail 的网页客户端,Gmail 的网页客户端对 thread 的展示形式是我见过的最自然最易读(上下文)。而回过头来看,其实 mera 当时做的形态,更类似于将 Gmail 的 thread 做适量展开。现在我的 Flow Mail 正是当时 mera 的理念的继承者,也算是找回初心吧。

最后,做邮件,一定要收费。如前所述,email 是一个历史和传统根深蒂固的存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使用习惯。想要靠免费模式来聚拢用户,形成规模效应,在 email 领域是不现实的。而即使如我认为的行不通的 IM 化的邮件客户端产品,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拥趸,能支撑你把产品继续做下去的,只有这些拥趸的付费。有人会说,邮件客户端收费?那用户就会用 iOS 自带的免费的客户端了。是的,但相信我,他用 iOS 自带的客户端,并不只是因为它免费,即使你也免费,你以为你就能得到他了?

胡言乱语 | 1 个评论 | 4,389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55/
奇葩见多了    @ 2018-12-17, 14:41

有些人自己生活质量跟狗屎一样,却因为能赚到点钱(不要问我为什么能赚到钱却活得跟狗屎一样,这正是奇葩的奇葩之所在),就蜜汁自信地膨胀到喜欢以一元的角度谈论、评价甚至指点别人的人生、生活和成就,对于这种管天管地管空气的瞎操心态度,我只想说:“要么增长点见识,要么就只管好自己”。

胡言乱语 | 4 个评论 | 3,757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543/
Google 20年    @ 2018-09-29, 14:16

看了成立 20 年,Google 倡导的知识民主化现在看好像失败了,一个有感评论:

好像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热血终究会被现实冷却,屠龙少年终归变成了恶龙,整个物质世界构筑的秩序的力量强大到无人能够反抗。每次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都会觉得很失望、很绝望,觉得人类无药可救。

但是今天看完这篇文章,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就算所有的热血最终都会冷却,但在这冷却的过程中仍旧温暖了世界,哪怕谷歌最后变得“泯然众人”,这二十年里的坚持仍然推动着世界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了一点点。

相信每一份热血的存在,都在让冰冷的世界变得温暖一点点。

很高兴自从 2001 年接触到 Google 后,它于我而言从未离开过。

翻到 Google 6周年的时候(2004年)我也曾记录过。

很多人说,人终究会变成自己以前讨厌的样子,但我自觉我没有。我不愿意融入这个主流世界构筑的秩序,由此一直游离于主流秩序的边缘,但我很快乐,甚至感到自己是真实自由的。

胡言乱语 | 1 个评论 | 4,11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485/
扩张与梭哈    @ 2018-02-05, 07:43

早年,我自己做开发者辅助工具很多年,尤其是VCL控件。当SUIPack逐渐为Delphi社群所接受,订单量不断提高之际,膨胀与过份的自信随之而来感觉自己可以卖好一切VCL控件。于是后续开发或者与别人合作开始运营更多的VCL产品,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新的产品销售非常一般聊胜于无,但却导致在主要产品SUIPack上投入渐渐不足。最终不得不做减法砍产品,而把资源转回到真正的主营业务 —— Skin Solutions。

对于一个小有所成的个人或者公司来说,扩张是一种非常天然的冲动。甚至一些创业阶段的公司,都会在主业务稍有起色时希冀通过扩充产品线来达到快速成长和扩张。因为人的本能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我做好了 1,那么我再做一个 1,很容易就达到 1+1=2。但是,人很容易忽视成本(或者说资源的有限性),对于小微公司或者个人化的小团队,无序扩张的成本是很高的,开新产品线需要投入的资源(人力的,物质的)往往会被乐观和膨胀的心态所低估,而实际上自己的小有所成的主营业务的潜力也被低估了。

一些CEO会因为危机感的原因,总担心公司过于仰仗单一的主营业务的风险,因此希望扩张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感。实际上,一般对于小微公司来说,主营业务的天花板往往是你看不到的,远未达到需要担心撞上行业天花板。而由于主营业务已经小有所成,那么继续专注投入在其上,无疑之前所积累的经验会让你更事半功倍。降低主业务的资源投入而转入不熟悉的新业务,美其名曰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实际上,这时候你已经相当于放弃了对原来的篮子更好的看护,做更好的加固。最坏的结果,可能会是无论新篮子和旧篮子的鸡蛋都保不住。

还有一些CEO会因为聪明的缘故而善于腾挪资源,为了能灵活走位,而开辟多个业务甚至多个公司(或者team),希冀以此达到某种快速发展。这种方式目前最出名的也是最失败的案例,无疑是贾跃亭的乐视了。聪明人自有其聪明的行事方式,能玩得住,你就能让所有人和你一起为梦想窒息。但是因为高估自己玩的能力而最终崩塌时,只能是自己真的窒息。

当然,我所想讨论的,只是对于创业、小微公司或者稍有起色时的个人化团队而言,大公司多元化战略之类的并不在列,我也完全不了解。

创业讲求梭哈,那就在你看好的业务上梭哈。

胡言乱语 | 评论已关闭 | 4,11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361/
我所理解的合伙人    @ 2017-12-22, 03:17

从2009年做细选网开始,算是真正投入了互联网创业(之前一直在做mISV,在IT里算是传统行业了吧),至今已经八年多。之后的每次创业项目不同,所经历的合作对象也多有不同,每次于我而言,都是倾尽全力。当然,至今尚未有算得上成功的,有些产品其实真的很不错,很是可惜。

之前,我和每次创业一起合作的人之间,都互认或者互称为合伙人,至少在当时,我也是真心这么认为的。八年之后,各种尘埃落定之后,细心梳理、反思,其实并不是每次都是真正的合伙人关系。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再看网上看到的那些所谓技术合伙人与CEO闹掰之类的纠纷(比如冯大辉与丁香园),就豁然开朗一目了然了。其实根源就在于,所谓的“技术合伙人”与CEO之间就合伙人的认识大不相同,有时候,给出合伙人的称谓,对于CEO只是一个笼络人心的手段。这样,双方对于项目的预期就会天差地别,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最终无法合作下去就是必然的了。

当然,是不是合伙人关系,和项目成败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只是我觉得必须彼此之间都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否则,即使产品成功了,合作仍然会崩塌。

从我自己经历而言,2009年-2012年,细选网项目基本上是我和solmyr两人合伙,一起完成的。我们两个都是技术向的,都是一心只想把项目开发从无到有做好,全情投入。虽然过程艰苦,结果可惜,原因有很多。但我觉得我和solmyr两人是合伙人。

2012年年底回到上海后,和一个在上海的事业上已然非常成功的朋友rance开始合作,之后在其公司框架下合作了两个项目。虽然我们互称项目的合伙人(即使项目很大部分其实是在他的公司框架下运作),但本质是,他出钱,我出力(开发),其实这是一种投资关系。身份的不对等(他的公司已然非常成功)、对项目投入的不对等(我对单一项目全心投入,他还有他的公司业务),注定了我和rance之间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合伙人关系。

2014年-2016年,我和nate开始合伙创业mera项目,从最初的新型邮件app的定位到后来融资转型群聊社交,一路产品也做得异常艰苦。初期nate设计产品,我开发到后来的nate负责融资找钱我建立开发团队,彼此合作无间,为项目一心一意,甚至彼此还互有长短形成互补。我觉得这是非常理想的合作,其实也是创业之所以需要合伙人的最大原因。另外,Mera以及后期从其中把邮件功能拆分出来的Flow(也就是最初设想的Mera),都是非常好的产品。

所以,怎样才是合伙人?我觉得,只有利益互相绑定的两个或者多个个体一起为一个目标(一个产品也好,多个产品也好)共同全心、毫无保留的投入,他们之间才是真正的合伙人。

假设“马云”是一个不懂或者不擅长技术的创业者,他作为创业团队的CEO肯定会需要各种专才(开发肯定是其中重要一环,尤其是对互联网项目来说)。对于专才,他可以合伙,也可以雇佣。被雇佣的人,不需要承担风险(项目失败了重新找工作不算),也不分享收益(早期员工拿期权也不算吧)。如果他希望与这些人共担风险、共享利益,那么就要合伙。

但如果这个“马云”创意很多、精力旺盛,在不同公司名义(或者称为利益体)下与很多个“技术合伙人”分别合作不同项目(恩,他的精力和定位真的允许他能同时兼顾多个项目),且与他们分享仅限于他们各自参与的项目的利益(如果有的话),这些“技术合伙人”算是真的合伙人吗?

我觉得不是,因为你和这个“马云”没有绑定。他可以参与主导十个项目(夸张了点),每个都有他的利益在,风险却被分摊了。而作为某个项目中的“技术合伙人”的你,理论上你也可以同时与某个“马化腾”另外合作其他项目,但现实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你只可能参与一个项目,你的利益全然绑定在这个项目上,风险也是100%。所以你们之间并不是合伙人,本质是雇佣关系。而如果因为有了“合伙人”的title,你就以“马云”合伙人自居,甘心拿着合伙人的工资和期待项目成功的飞黄腾达,那你其实只是马云的十个筹码中的一个而已。

所以,怎样才是合伙人?再说一次,只有利益互相绑定的两个或者多个个体一起为一个目标(一个产品也好,多个产品也好)共同全心、毫无保留的投入,他们之间才是真正的合伙人。

胡言乱语 | 评论已关闭 | 4,560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344/
年关    @ 2016-02-06, 20:44

每年过年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年关,很令人心烦。过了,才能松一口气。

胡言乱语 | 评论已关闭 | 6,201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217/
致那些年一起灌水的青春——转型感悟    @ 2015-01-28, 03:32

今天在猪圈看到一个帖子,关于转型的人生困境的,很感慨。

我是2002年9月注册猪圈(当时叫989)的,当时刚开发了SUIPack,进入共享软件领域,直到2009年9月我开始转型互联网开始做细选网。这之间的7年,应该说是猪圈最兴旺的时期,也是共享软件行业从业者最多最爽的时期了(除了更早期的先富的探路者们)。那时候猪圈帖子大量主题是如何花钱。比较遗憾的是,在共享软件领域,我因为题材选择的问题(主要做面向开发者的组件包)相对很多天牛来说,赚钱并不多,并不算太成功。不过因为一直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也还算滋润,所以也并不后悔,那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

我转型互联网(细选网)算很晚了,记得2005年tom就建议我关注国外的一个新网站(facebook),却并没有在意,因为日子过得挺舒服,SUIPack/SUISkin也算蒸蒸日上,后来在2008年看到开心网才感受到自己out了。2010年一整年在技术上和思维方式上给自己转型,那一年过得很爽,那种一脚踏入新世界的感觉。虽然后来细选网项目失败了,但就转型本身来说,我认为应该算是成功的。也因此为后续回到上海后,和朋友合伙继续了两个互联网项目(一个失败,一个中途退出了)以及遇到nate做好了准备。

2014年年初退出了HD项目后再次转型移动互联网,用nate的话来说,几乎就是一上来就做产品,虽然Objective-C也是新学。直至今日我们都认为我们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自己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也因此而庆幸。

细数下来,共享软件(PC桌面)已经是被跨越了一个时代的行业了,行业衰落也是必然。而因为曾经大家日子都过得不错,有些人并没有太在意这个必然,反而期待自己的软件能躲过行业的下行而独立保持(当然,可能真有这样的软件),甚至能做成百年老店。另外,做共享软件的模式大多是单打独斗,自己宅在家里惯了,不喜接触人,长期下来,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僵化,一直生活在十年前的社会里(想想当时淘宝网才刚起步、易趣还如日中天、腾讯还在主要靠卖QQ秀赚钱)。

除了感慨,说几点我的感悟吧。

1、别宅,至少别长期宅。我很庆幸我在回到上海后,能有机会到合伙的朋友的公司里,与一群80末90后们共事。2012年9月到2014年年初,这一年多和年轻人们一起,让我的心态年轻了很多。就算之前做细选网,我基本也是和solmyr俩人闷头做。多和年轻人接触,你才能跟上潮流,你会知道年轻人爱玩什么、在想什么,才不会抗拒新事物。否则,人一旦out,你的思维方式就提前进入退休状态了——思维僵化真的很可怕。

2、抛弃什么百年老店的想法。电脑发明才多少年?互联网才多少年?不管是新技术的学习,还是产品理念的升级,都需要不断地追随时代。“百年老店”的提法,看起来很有情怀,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字——懒。妄想一招鲜吃遍天,做一个东西吃一辈子,是不适合这个行业的。

3、创业很艰难,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我早就看清自己,是属于那种不创业会死的类型。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尤其是你可能要面对连续创业连续失败,而此时仍然需要有再搏一次的勇气和资本。

胡言乱语 | 1 个评论 | 9,204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180/
这个鬼夏天    @ 2013-07-30, 19:44

自从回到上海,似乎天气/气候都不欢迎我们。

刚过去的冬天又长又冷十年未遇
这个夏天又长又热,长这么大第一次从气象预报中听到4字开头的气温预报,而且持续不断的不间歇,真心崩溃了……

胡言乱语 | 评论已关闭 | 7,868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091/
噩梦般的二月    @ 2013-02-26, 19:22

今年二月很悲催,还不知要持续到哪天

胡言乱语 | 1 个评论 | 9,926 次阅读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