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mato dualwan,爽 @ 2010-11-20, 06:36 |
家里搞了两条宽带线路,几台电脑如果各自分开上网,彼此的数据共享就是个麻烦事了。本来想搞成两个路由器然后串联的方式,在网上选择路由器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磊科NW618的评论里面,有人提到刷成双wan的方法,突然受到启发,这真是个很优雅的方案啊。
磊科NW618貌似是支持tomato dualwan firmware的最便宜的路由器了,于是在淘宝找了个,175元。
收到货后,刷了tomato dualwan 1.23.0483(网上查了下发现很多人说这款路由器刷1.28系列存在一些问题),将两条wan线路接上wan口和pc4口,双wan用上了,很好很强大。
tomato的控制项很多,所以灵活性非常高,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对我来说,根据一定条件(比如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等)“指定出口”的功能是最必须,和最爽的。另外,其动态域名功能,支持很多种服务商,包括我使用的namecheap(在我使用过的路由器中,厂家官方firmware从来没有支持的)很令人惊喜,可以把电脑里的ddclient服务停掉了。
总算优雅的把两条线路的问题解决了。
|
软硬兼施 | 1 个评论 | 11,249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801/
|
|
使用gentoo桌面一个月 @ 2010-11-18, 01:31 |
家里的新电脑(老电脑装xp给老婆专用了,她挂旺旺)装gentoo/xfce4正好满一个月了,我在家里的时候,基本上只用这台电脑,我觉得linux完全可以应付日常需要了。
我觉得,自从有了chromium,linux上网问题就完全解决了。以前虽然有FireFox,但firefox实在太慢(相对当时的IE6来说),而且不太好看 。而chromium在各个平台上外观基本一致,速度也都一样的快,书签自动在线同步……至少对我来说,有了chromium之后,在linux平台上上网的体验飞跃到和Windows没有区别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不受乔帮主待见的flash,至少目前事实上,flash是当之无愧的跨平台的富浏览器应用的最佳平台。无数的flash游戏,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上。可乐现在就经常这台电脑上玩4399和7k7k等小游戏网站。
写代码,曾经用Delphi用了超过10年,今年上半年转入python,用eclipse之后,才觉得,语言/开发工具的跨平台——意味着不局限于一个平台——是多么重要。正因python和eclipse的跨平台,让我在linux上写代码,和Windows上写代码,完全没有区别了。曾经,Delphi有过Linux版本——kylix。想法很灿烂,可惜,当时的Borland已经渐入迷途,注定了kylix不会受到开源社区的欢迎(据说当时kylix开发组和社区吵架)。
其他的,看电影,听音乐,看图片,撰写doc、xls文件,用dropbox,输入法,聊天……几乎所有领域都有非常成熟的应用了。
solmyr一个多月前和我打赌,说我这台电脑肯定要改装成Windows,现在几乎可以肯定他要输了
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必须在Windows上解决的问题,只有国内那帮IE only的网银了。不过,相信这个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善,至少,目前,我在Linux/Chromium上登陆建行的网银,以及支付宝,查帐,都没有问题的,只是不能支付(需要IE only的证书)。
|
软硬兼施 | 1 个评论 | 12,650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800/
|
|
QQ国际版 @ 2010-11-13, 15:56 |
中国人制造的东西,如我们平时的认识,都是质量最好的,首先供出口给老外,而次品留给国人用。当然,如奶粉之类的,已经不是次品能形容的了。
这个“规则”,连QQ也不例外。QQ国际版(提供英语、法语、日文三种语言),不扫描硬盘(且先不论扫描硬盘是否涉及隐私泄露,至少严重影响性能),没有广告,没有弹窗,换IP地址登录,也不会要求输入验证码。当然,也不会检查你硬盘上是不是装了360。最重要的是,速度快,占用内存小,没有什么乱七八糟花里胡哨的东西。比TM干净多了。
如果你真的无法离开QQ,那么强烈推荐QQ国际版(http://download.imqq.com/download.shtml)。
|
软硬兼施 | 1 个评论 | 12,529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799/
|
|
补充gentoo/xfce系统新安装的几个工具 @ 2010-11-02, 21:20 |
Xfce截屏插件:xfce4-screenshooter
PDF文件阅读器:Evince
CHM文件阅读器:chmsee (国人开源作品,对中文支持很好,试过一个chm文件,xchm打开目录部分乱码,chmsee正常)


(11月13日更新)
计算器:galculator
压缩解压插件:xarchliver
音乐播放器:audacious
|
软硬兼施 | 1 个评论 | 12,964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792/
|
|
pidgin/msn @ 2010-10-25, 11:02 |
pidgin的官方msn插件太滞后了,找到一个支持WLM的msn协议插件
http://code.google.com/p/msn-pecan/
Linux上,只需要解开原码包,make && make install 即可安装好。新建帐号类型选择WLM。
|
软硬兼施 | 评论已关闭 | 8,819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782/
|
|
gentoo装上了Dropbox @ 2010-10-23, 00:47 |
前几天一直想把dropbox装到新系统上,找到一个overlay的dropbox 0.7.110的ebuild,不过安装过程被狗日的GFW阻挠了。想通过vpn翻墙,不过一直没搞定。
今天在vps上直接从dropbox下载到了最新的dropbox 0.8.109的amd 64 linux版,然后ssh传回来解压缩,没想到直接就可以用了。很是有点欣喜若狂。因为是用的Xfce/thunar窗口管理器,找到一个thunar-dropbox插件。
|
软硬兼施 | 评论已关闭 | 11,322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781/
|
|
新机装系统(续) @ 2010-10-20, 23:31 |
前一篇blog才提到,新安装的gentoo系统中,费了很大劲才把portage里的chromium 6.0降级到5.0,以避免一些bug。没想到今天portage里的chromium就升级到7.0了,经过验证,7.0里修复了那些问题,当然就跟随升级到7.0了。
pidgin用了几天,越来越喜欢。和gtalk相比,倒还好(个人非常喜欢gtalk的简洁),而和庞大臃肿难看恶心的新版(>=14.0版)的msn messenger比起来,那就好用太多了。而且,开一个应用同时可以联系msn和gtalk,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至于qq嘛,还是算了,能不用尽量不要用吧。
上次还少说了文件传输工具——FileZilla,这是从Windows下就带来的习惯了,跨平台应用这一点就非常好,切换平台后,也不用改变习惯。
这两天另外做了一件貌似违反版权的事情,那就是把Windows下的几个字体(宋体,tahoma,verdana,courier new)弄到了gentoo下来用,一些flash中使用宋体的部分,能正常显示了;eclipse里的代码字体,也被改成了比较习惯的courier new了……
|
软硬兼施 | 评论已关闭 | 9,513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780/
|
|
新机装系统 @ 2010-10-17, 14:19 |
家里原来一台台式机,被老婆挂旺旺和可乐玩4399抢占了。于是借机要求再配了一台新的i3 。
之前都是拿半淘汰状态的机器来装gentoo桌面,这次也总算鸟枪换炮了,i3的机器上,只装gentoo单系统。
装好了xfce4桌面和一些基本应用程序(mousepad,terminal……)
gentoo的portage中的chromium已经是6.0了,不过6.0的chromium/chrome有一个非常恼人的bug——对于浏览器弹出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非网页中输入),chromium/chrome 6.0不会提示保存(如果是从5.0升级到6.0,那么5.0保存的密码在6.0中还是可以用),这对于我来说,是完全无法忍受的问题。折腾了半天,自己找了chromium 5.0.375.127的ebuild文件来装,结果编译时出错,编译不了。最后,找了chromium-bin-5.0.375.127的ebuild,才彻底解决了,直接装上了二进制版chromium 5.0,总算完美了。
另外就是eclipse,portage中还是3.5版,自己去eclipse官网下载了3.6版。
媒体播放器,gnome-mplayer非常不错,短小精悍,足够使用了,基于mplayer,各种格式视频都一网打尽。
看图软件装的gthumb (11月12日更新:gpicview)。
办公软件(写个文档、电子表格总是需要的),在Windows上,我喜欢用免费的WPS Office,完全兼容doc, xls格式。Gentoo上面,则直接emerge openoffice了,也兼容doc、xls。至少可用。
Windows上的Total Commander是我最常用的,在mac和linux上,我都是用跨平台的muCommander代替的。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im工具了,pidgin当然是不二选择。之前在windows平台上试过,不过感觉可能是gtk+的windows上实现的问题,总之pidgin在windows上非常不稳定,经常出现崩溃。不过在linux上用了两天了,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非常稳定。gtalk和msn都能在一个软件里挂上了,比较优雅。
最后比较重要的,就是输入法。我装的是基于ibus的sunpinyin,总体感觉,比windows上用习惯了的google拼音稍有差距(主要是sunpinyin少了很多常用词汇的问题),不过,也算不错了,至少打字速度没有下降。这篇blog就是在新系统上用sunpinyin打完的。
|
软硬兼施 | 评论已关闭 | 10,597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779/
|
|
推荐一个php版的web git @ 2010-09-12, 21:59 |
git官方的webgit适合apache+dav,用nginx配置麻烦(网上教程全部是 git + gitosis的,我不用gitosis)
一个多月前,找到了个纯php环境即可使用的web git
git php,(不是php-git,http://code.google.com/p/git-php/,这个已经不维护了的)
这个作者很勤快
http://gitphp.xiphux.com/
纯php + nginx/fastcgi 就可以架
界面模仿git官方的webgit,用了一个多月了,很舒服
|
软硬兼施 | 1 个评论 | 16,441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777/
|
|
Delphi is gone @ 2010-09-03, 17:58 |
前两天从猪圈的奥克熊那里,得知Delphi又出了新版了(Delphi XE),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Delphi相关的信息了。今天,欧罗的帖子提到Delphi Distiller的作者不愿意出for XE的版本,特地去看了下,distiller的作者说(http://www.liteapplications.com/):
The guys at Embarcadero announced a few days ago that the next Delphi will be called Delphi XE and will be released in September. It will be a very minor update, nothing really new. There isn’t anything cross-platform or 64 bit here. More details at the RAD Studio XE website.
As everyone could expect, their attempt at Delphi cross-platformness is buggy as hell and they will need one more year to get it working. Very understandable. However, instead of releasing a preview (or not releasing anything), they are launching a rebranded Delphi from last year with a couple plugins, for the price of a major upgrade. It’s a good thing that most people know when to skip a version.
Still, some enthusiasts will want to install it as soon as a crack is available. The problem is that, as many of you will have noticed, the newest Embarcadero products are getting harder to crack,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lack of interest by the programming community in anything new from Embarcadero. As a result, you may not see a crack until weeks after the official release. Scene release groups won’t even bother making new cracks after every update. There is a general feeling that Delphi is a thing of the past, and I agree.
I see very little point in upgrading to new Delphi versions nowadays. Delphi was already a mature product at the end of the nineties, and as much as they try, there is no way to make it much more productive than say, Delphi 7, without breaking compatibility. Besides, we aren’t in the nineties any more. 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open source is taking over (see Android). Basing new projects on a proprietary tool like Delphi from a small company like Embarcadero which struggles to stay afloat sounds crazy. I have advocated Delphi for years but honestly, I can’t recommend it any more.
So is there anything better than Delphi? We all know the options, but in my opinion only one beats Delphi in every aspect (except in compilation speed): Qt with C++. It is vastly more complete than the VCL or even .NET, it is free, cross-platform, open source, usable on commercial projects, 32 and 64 bit, works with the world’s best IDE (Visual Studio), the documentation is top quality, etc.
For these reasons, I would like to announce here that there won’t be a next version of Delphi Distiller. Maybe it’s time for a Qt Distiller 
易博龙是一家小公司,应该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更重要的是某种诱惑力)来留住顶尖的人才,在微软的VS高压之下,继续发展Delphi。况且,如今已经不再是售卖IDE的年代了,在免费开源的各种IDE(如Eclipse)和几乎免费又有口皆碑的VisualStudio重围中,也很难想象易博龙能依靠什么,来让Delphi冲出重围?个人认为,如果可能的话,将Delphi开源,让社区来维护继续发展,倒是有新生的可能性。至少凭借着往日的光环,和一个目前仍然存在的社区(情结),自成一派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这目前来看也是不可能的,就从Delphi在易博龙手中,反破解手段越来越强势可以看出。相对于产品反破解越来越强的,是社区对产品的兴趣度越来越低,这,注定是末路。其实,自从Borland决定出售Delphi(以及整个开发工具产品线)的那刻起,就已宣告了Delphi的末日。
对于喜欢优雅的Pascal/Object Pascal语言的程序员,其实,早已经有一个更有活力的免费开源产品作为替代了——Lazarus。基于跨平台的Free Pascal编译器,Lazarus本身也同时跨多个平台,包括Delphi还在road map中的Mac OS X,Win x64等平台的支持。
我自己,直到今年4月,仍然是使用的是2003年作为Borland产品专家,被Borland所赠与的Delphi 6.0版,不同于distiller作者所说,我觉得Delphi 6.0已经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版本了 。而从4月份开始,我就几乎再也没有打开过Delphi了。最常用的IDE,变成了Eclipse,语言,则变成了Python。由于项目原因,今后基本上也会更多的使用Python了。至于Lazarus/Free Pascal,去年做lazskin的时候,着实研究了一把,我看好它的未来,今后如果需要使用编译型语言的时候,我会首选Free Pascal的。
如distiller作者所言,我们已经不再处于90年代了,Delphi应该属于不再回来的过去了。
不出意外的话,这篇文章,也将是“钟爱Delphi”分类目录中,最后一篇文章了。
Because Delphi is gone…
|
软硬兼施 | 3 个评论 | 13,836 次阅读 |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77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