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blog 首页小说《永恒的舞动》

《永恒的舞动》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期: 2025-04-29, 02:14   共 21 次阅读

永恒的舞动(Elegance in Timelessness)

作者:nicrosoft(农码生涯),同时在起点连载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这段代码我实在太熟悉了,所以之前你让我帮忙分析那十万行 Pascal 代码时,第一眼我就认出了自己的算法。”林毅指着屏幕上的代码,语气里带着一丝怀念,“说到这个‘分形张量压缩算法’,你可能不知道,我当年在 NNPas 项目花费了整整两年,其中一年多时间都在设计和完善这个压缩算法。你知道我为什么对这个算法如此看重吗?”

“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内存占用吗?毕竟是在 CPU 上运行模型,节省内存意味着可以用更多空间换取时间。”

林毅微笑:“那只是表面原因。我以前研究过很多关于信息论、复杂系统,甚至认知科学的东西,逐渐产生了一个猜想——或许,一切智能的本质,其实就是压缩。”

“在人工智能领域,压缩确实很重要。所谓的蒸馏、量化等技术,本质上也就是压缩。”林浩接话道。

“不仅仅是在数据层面,而是对模式、对关系、对本质规律的极致压缩和抽象。就比如,人类的思维、记忆,实质上是对感官输入的信息进行有损压缩的过程。压缩的结果越极致,损耗越小,则被我们认为‘更聪明’。智能,或许就是极致压缩能力的表现。而这种压缩能力,最好的衡量尺度,可能就是信息论中的‘算法熵’。”

林浩在攻读硕士期间学习过算法信息论,他知道所谓“算法熵”,也就是“柯尔莫哥洛夫复杂度”,它是描述一个对象所需的最短指令长度。比如说,一个简单重复的字符串“ABABABABABABABABABAB”,我们可以简洁地描述成“重复十次AB”;而对于同样长度的字符串“ABEFERKJTYNCQWSKMNOP”,则或许逐字描述就是最短的表达方式。

林毅继续说道:“我觉得,所有智能活动的本质,说到底其实都是在不断地追求‘算法熵’的最小化,这个过程就是——压缩。”

这一次,林浩没有接话。作为一名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这些年来他一直将“智能”视作一种技术使命,竭尽全力地通过理论、框架,以及优雅这样的实体去实现它。然而,此刻如父亲提到的那样从另一个层面来思考“智能”的本质,却是他从未认真想过的。虽然父亲的猜想未必正确,但他不得不承认,这种看待智能本质的新视角,带给他的是犹如“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受。或许,自己始终太专注于技术实现,反而忽略了更加基础而本质的思考。

林毅接着说:“所以,当年我才花了大量时间去设计这个‘分形张量压缩算法’,希望它能够让 NNPas 更聪明,甚至涌现出一些更强大的能力。只是,可惜最后 NNPas 只能算是个半成品,更谈不上验证我的猜想了。”

父子间短暂地陷入了沉默,房间里只剩下空调发出的轻微嗡鸣声。林浩的视线依旧停留在屏幕上那些代码上,脑海中却渐渐将眼前的“分形张量压缩算法”与优雅联系了起来。毕竟,这些 Pascal 代码正是二雅加入到优雅的神经网络中的,而他也验证过,这些代码可能就是优雅产生自我意识的关键。

“我记得你后来跟我提过,这些代码似乎是你的一个人工智能程序生成的吧?”林毅打破了沉默。

“对,”林浩回过神来,点头道,“那是我开发的一个专门用于维护系统稳定的人工智能助手,她告诉我,她通过分析我电脑里那些 Delphi 项目的代码学习了 Pascal 语言。我电脑里的那些代码,就是大学期间从您这里拷贝过去的。”

“那就说得通了,你的那个人工智能程序通过我的代码学习了 Pascal ,然后还应用到了你的实际系统上。看来你老爸的代码还是有价值的啊,哈哈。”林毅有些得意,又好像有点欣慰。

林浩在想,是不是应该告诉父亲,自己所开发出的第一个真正具备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优雅,或许真就得益于他的压缩算法,甚至他关于智能本质的猜想,也有可能真就是对的。

但他随即又回忆起几天前,二雅在向自己解释优雅意识来源时出现的那段“啸叫声”,以及他试图用递归来给沈语熙解释这种啸叫声,便又踌躇起来。

智能、意识,这些表象的本质是压缩?是递归?抑或以上皆是?

此刻,这个问题就像伶仃洋上空那些积雨云,明明近在眼前,却无法触及。

简短地址:http://ncblog.net/2248/
«
暂时没有评论

看完了要说点什么?

  :wink: :-| :-x :twisted: :) 8-O :( :roll: :-P :oops: :-o :mrgreen: :lol: :idea: :-D :evil: :cry: 8) :arrow: :-? :?: :!:

Trackback url | Rss 2.0